~黃瑽寧:三種依附關係,你家孩子屬於哪一型?(上)  

父母與孩子的依附關係,會影響一個人未來的情感模式,也就是說,希望孩子將來談戀愛時,能遠離恐怖情人,甚至自己不要成為別人的恐怖情人,從嬰兒期就要開始打好根基。
社會版令人心碎的新聞:十七歲的小雨,只因為男朋友與她分手,哭了一整夜後,竟然選擇跳樓自殺。二十歲的阿明,無法忍受前女友與其他男生曖曖昧昧,藏著兇器到宿舍談判,情緒失控之下揮刀砍了女孩,成了殺人兇手。
或許此刻的您,心裏正嘀咕著:「黃醫師,我的孩子年紀一個才剛上幼兒園,一個才剛上小學,這些情殺案件,距離似乎有些遙遠。等他們青春期後,我再來擔心這些事情吧。」
好吧,那麼我改說幾則身邊發生的親子日常相處故事,大家聽聽看熟不熟悉:
三歲的大寶,已經上幼兒園三個月了,但每天上床睡覺之前,都還是會哭喊著不想上學。早上哭哭啼啼的到了校門口,大寶總是要反覆確認:「媽媽妳會來接我嗎?妳會第一個來接我嗎?」即便媽媽再三保證,大寶依然面露恐懼,不肯放開媽媽的手。
七歲的小安,坐在餐桌上掉淚,因為媽媽說沒吃完青菜不准下桌。母女僵持了一小時後,媽媽說:「算了,不吃就收起來!」小安聽了,竟沒有因此而破涕為笑,反而放聲大哭,叫喊著:「我吃得完!不可以收!」
十歲的威威,明明沒有做錯事,卻在學校被老師冤枉,罰不准下課外加抄課文十遍。他悶悶不樂的回家,媽媽問:「你幹嘛臭臉?」威威看了媽媽一眼,欲言又止,最後聳聳肩,走進房間說:「沒事。」
大寶、小安和威威,和父母的親子關係似乎都出現了一些問題,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嚴重,但是這些焦慮,或不安全的依附關係,卻是心理學研究中,可能會影響未來男女交往,或者夫妻關係的潛在因子。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將來談戀愛時,能遠離恐怖情人,甚至自己不要成為別人的恐怖情人,能夠有個健康而穩定的親密關係,或許不能等到青春期,而是「現在」就要開始打好根基。
父母與孩子的依附關係,會影響一個人未來的情感模式,證據來自二十世紀以來,與「依附理論」相關的眾多研究。
依附理論的萌芽
依附理論的始祖,是上一個世紀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鮑比在1940年代,輔導了一群犯罪的少年,他發現這些孩子不僅喜歡偷東西,而且對於任何人都不信任,人際互動也非常冷漠。好奇心的驅使下,他訪談了其中四十四位孩子,才得知這些孩子所成長的童年,大多是與母親分開,甚至是被母親遺棄的,於是他將這些訪視內容,整理為一篇名為《四十四個少年小偷:他們的性格,以及家庭生活》。在這一篇早期的研究報告中,鮑比劃時代的提出現代依附理論的雛形:童年時期親子依附關係的好壞,會影響未來的性格與人際互動。
這個觀念在現代人聽起來,似乎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發現,然而在那個行為主義當道的年代,這項說法遭到許多心理學家的訕笑。在當時,親子關係不僅不被重視,甚至一個媽媽如果給嬰兒親親抱抱,還會被醫生糾正,說口水細菌很多,只有愚婦才會親小孩。寶寶出生之後,心理學家建議媽媽早早訓練寶寶自己睡覺,上學後最好通通住校,這樣才能砥礪出獨立自主的堅強人格,這是二十世紀初育兒的主流思想。
然而約翰•鮑比卻不這麼認為。在他的觀察中,從嬰兒時期一直到兒童期,孩子與母親(或其他可依附的家人,比如說父親,祖父母等)如果能建立一個溫暖、親密、而且長久的關係,對於大腦的所有發展都有益處。同理可推,如果照顧者長時間與嬰兒分離,再次見面時嬰兒所表現出的生氣、憤怒、甚至對照顧者拳打腳踢的行為,正代表著他因分離焦慮,由愛生恨的情緒發洩。上述的「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一詞,現代父母皆耳熟能詳,其實就是來自鮑比1959年的同名學術論文。
三歲定終身,關鍵在出生後的三個月!
約翰•鮑比是依附理論的鼻祖,但是讓依附理論發揚光大的第二把交椅,其實是他的學生瑪麗•安沃斯(Mary Ainsworth)。瑪麗•安沃斯在1950年加入鮑比老師的實驗室,但在1953年,因為丈夫被外派到烏干達工作,她嫁雞隨雞的也只好放下倫敦的學術研究,遠赴東非烏干達的坎帕拉城。
閒著也是閒著,個性積極的安沃斯,決定就地取材,跟身邊的烏干達媽媽們博個感情,觀察一下他們的育兒方法。她每兩週就會去拜訪同一個家庭,每次相處兩個小時,長達九個月的時間,一共蒐集了二十六個家庭的母嬰相處模式。經過她的歸納整理,安沃斯提出了母嬰關係中,重要的三種依附型態:安全依附型、焦慮依附型、與逃避依附型(註1)。
為了證實這三種依附型態的存在,安沃斯在回到美國之後,設計了著名的「陌生情境實驗(strange situation)」,來重現這三種依附型態的嬰兒氣質。這些被觀察的嬰兒都是在一歲左右,安沃斯請媽媽暫時消失不見,由陌生人照顧幾分鐘,然後媽媽再度出現,此時由嬰兒的反應來判斷,這些嬰兒屬於哪一種依附型態:
1. 安全依附型:當媽媽離開時,嬰兒呈現可接受的哭泣;但在媽媽回來之後,嬰兒快速的從媽媽的擁抱中得到安撫,然後繼續探索環境。
2. 焦慮依附型:當媽媽離開時,嬰兒有強烈的分離焦慮;媽媽回來之後,嬰兒雖然想要擁抱,卻是對媽媽拳打腳踢,甚至咬人。
3. 逃避依附型:當媽媽離開時,嬰兒會四處張望尋找媽媽;但是等媽媽回來後,嬰兒卻對媽媽的擁抱沒什麼反應,甚至還會逃避。
安沃斯的研究除了定出嬰兒的三種依附型態,也狠狠的賞了行為主義派的心理學者一個巴掌。她發現出生前三個月較常被擁抱的嬰兒,反而在一歲時較不黏人,更容易建立母嬰的安全型依附關係。另外,享受於親餵母奶的媽媽,也比較容易帶出安全依附型的嬰兒(請注意,重點在「享受」,而不是母奶)。安全依附的嬰兒所擁有最大的關鍵,就是媽媽對嬰兒需求的敏感度;只要媽媽在前三個月願意多認識嬰兒,多猜猜他們在想什麼,盡力的去滿足寶寶,那麼在一歲的時候,嬰兒就比較少哭鬧,比較多表情,比較多手勢,也發出比較多聲音。
俗話說三歲定終身,安沃斯的研究告訴我們,關鍵在出生後的三個月!
依附型態是否被從此定型,關鍵在於父母
為什麼嬰幼兒時期的依附關係,可以影響如此深遠?其實這概念並不難理解。當脆弱的初生嬰兒發出某種需求訊號時,照顧者若願意主動的回應,而且反覆嘗試理解,久而久之,大腦就會產生被愛與接納的安全感。當這種信念深入潛意識之後,將來就算與母親短暫的分離,也不會讓情緒波動太大,大腦仍然可以正常的運作。
但另外兩種通稱「不安全依附型」的嬰兒,雖然也同樣發出需求訊號,卻因照顧者為了訓練的目的而「刻意忽略或否決」,比如說這個也no不可以,那個也no不可以,進而讓嬰兒大腦無法得到滿足的回饋。久而久之,某些嬰兒就會變成「恐怖情人」,對分離產生強烈的焦慮與不安全感,或者乾脆放棄被回應的期待,你不理我就算了,我也懶得理你。
現在請大家仔細的想一想:人生中第一個親密關係,不就是和父母之間所建立的親情嗎?如此關鍵的親密關係經歷,若因失敗而走向焦慮依附型,或逃避依附型,將來長大之後,潛意識裡會用什麼心態,來面對同樣是親密關係中的男朋友、女朋友、丈夫、或是妻子呢?(待續,請看下篇:別讓孩子成為下一個恐怖情人)
註1: 當初使用的分類是安全依附、不安全依附、和尚未依附,日後才演變為目前常用的這三個名詞。


黃瑽寧:別讓孩子成為下一個恐怖情人(下)

從嬰兒時期的依附關係,進一步影響了親子間的依附關係,再進一步影響談戀愛時的親密關係,這是這半個世紀以來,依附理論所發掘出來的現況。
心理學家發現,童年時期被定型為不安全依附的孩子,長大之後也會用類似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嬰兒。康乃爾大學的哈姍教授(Cindy Hazan)與加州大學的沙弗教授(Phillip Shaver),比照三種嬰兒依附關係,對應到戀愛的男女關係中,發現彼此之間也具有高度的關聯性:
1. 安全依附型情人:與另一半相處時會感到心安,當對方難過時會給予安慰與支持,自己難過時也會主動尋找另一半訴苦。兩人分離時,可以專注於自己的生活,而不會感到焦慮。
2. 焦慮依附型情人:與另一半分離時會心神不寧,做什麼事都不對勁,會奪命連環打電話討拍,無法被滿足時就歇斯底里。真正見到另一半時,心裡明明很開心,卻一定要說一些傷人的話,把對方推開。
3. 逃避依附型情人:對愛情的態度就是「假裝自己很獨立」,自己有需要時不願意尋求幫助,另一半有情緒時也傾向袖手旁觀。他們會批評他人的親密關係是一種軟弱的表現,但潛意識裡其實也是渴望著依附關係,只是他永遠在逃避,不肯將自己的真心交出來。
4. 混亂依附型人格(由安沃斯之後的心理學家所歸類出的第四種依附關係):這一類情人最為悲慘,因為童年時可能愛他的人,卻也同時鞭打他,導致他們會像飛蛾撲火一般,錯亂的無法分辨被愛與痛苦。這類人格最容易被困在家暴中無法自拔,又或者,成為施暴者。
如同我們之前所提到的,人生中第一個親密關係,就是和父母之間所建立的親情,若走向焦慮依附型,或逃避依附型,將來長大之後,有很高的機率,會用相同的親密關係模式,面對交往中的男朋友、女朋友、丈夫、或是妻子。從這個角度來思考,現今性教育的倫理課題當中,或許就是少了這一塊關鍵的拼圖。
當然,男女交往訂下共同遵守的規矩很重要,但是當青少年第一次愛上異性時,還是會無法克制地,把過往的依附關係模式,從記憶深處翻出來投射而出。行為可以被教導,界線可以被規範,但潛意識中對愛與親密關係的渴望或恐懼,卻是騙不了人。而所有愛情中最深層的痛苦,都是來自對依附關係的失望和傷害所造成的,不是嗎?
孩子的行為問題,始於親子不安全的依附關係
如果希望我們的孩子,未來能擁有安全依附的關係,文章的一開頭(三種依附關係,你家孩子屬於哪一型?),我舉出的實例,就需要爸爸媽媽認真思考一下,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三歲的大寶,媽媽雖然很愛他,但對於孩子的需求,卻總是以交換條件當作籌碼:「你如果做好A事情,我就會給你B;如果你現在乖乖聽話,我才會給你抱抱。」或許媽媽小時候,外婆也是這樣教育母親,於是這種遺傳而來的不安全依附關係,就會讓大寶永遠不敢確定「今天我的表現夠好嗎?能夠換取媽媽準時來接我放學嗎?」
七歲的小安知道:只要吃完青菜,就能討好媽媽。但是,她的身體卻痛恨青菜到了極點,即便只吃一口也是難以下嚥。小安希望得到媽媽的愛,卻必須要先接受痛苦,她年紀還太小,不知如何解決這種矛盾,所以她默默的坐在餐桌上發呆。當媽媽收走青菜的時候,小安驚覺媽媽可能要把「愛」收回去,所以放聲大哭,希望媽媽把青菜留下來。這是一場無解的難題,而且會在親子之間,逐漸形成一個不安全依附的氛圍。
十歲的威威,絕對不是因為青春期快到了所以對媽媽臭臉。所有的青少年都知道,對父母不願分享、隱瞞情緒的最主要因素,是長期以來的溝通挫折所造成。反正跟你講了也沒用。多講還要被多數落一次。爸媽總是心不在焉,都在忙自己的事。如果你們對我的感覺不是那麼在乎,那我也不在乎你們的感覺好了,要滑手機大家一起來滑,誰怕誰,我自己一個人也過得很好。
修正依附關係的六個原則
當然,我們不能把所有未來的親密關係問題,通通歸咎於童年時的陰影。2016年丹佛大學的一項研究就發現,雖然過去的親子關係不盡完美,但人是可以隨著生活經歷的改變,幸運遇上對的人,談一場美好的戀愛之後,改變了親密關係的面貌,成為懂得享受安全依附關係的個體。但是父母們可以想一想,為什麼我們要將下一代親密關係的主導權,交給未來其他人來影響呢?孩子目前就住在家裡,和我們朝夕相處,他們的感情與婚姻幸福,此時此刻正是掌握在我們父母的手裡。如果我們能夠提供孩子一個安全依附的親子關係,至少可以確定他們將來談戀愛時,不會傷害自己,也不會傷害別人。
提供孩子安全的依附關係,首先父母要自己擁有安全的依附關係。如果夫妻感情已經傷痕累累,但還有救援的可能時,趕快找婚姻家庭的心理諮商師,做密集的輔導,再來面對孩子。如果家長開始警覺自己與孩子的相處,已經是屬於不安全的依附關係,我們可以一步一步的修正,簡單的原則包括:
1. 正向鼓勵:說一句糾正的話,就要補上七句正面言語的一比七原則。
2. 忽視無傷大雅的調皮搗蛋,溫柔而堅定的規勸少數嚴重犯規行為。
3. 讓孩子慢慢說出心裡的感受或困難,打開耳朵傾聽,閉上嘴巴少說。
4. 當孩子明顯在排斥分享時,告訴孩子「父母也正在學習改變中,我感覺你正在拒我千里之外,但爸媽真的很願意傾聽你心裡的想法。」
5. 其他的溝通替代方案,包括手寫取代口述,或者讓孩子從「高興、難過、生氣、害怕、喜愛」等等選項中,找出一個最符合心情的答案來破冰。
6. 只要發現自己失控了,讓孩子感到害怕溝通時,記得事後道歉、道歉、再道歉。
不論是兒童或是成年人,擁有安全依附關係的比例人口,大約只有六成左右,而最極端的那些不安全依附者,未來可能在愛情的路上,就會走得非常崎嶇波折。如果希望孩子未來能夠幸福快樂,為人父母是責無旁貸,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努力重建與孩子的安全依附關係吧!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
作者:小兒感染科 黃瑽寧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粉絲團)

 

人氣6206

新竹市北區居家托育服務中心 電話:(03)-5355006 傳真:03-5355022  地址:新竹市武陵路250巷11號
服務時間:上午8:00-17:00 <中午12:00-13:00休息> 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新竹市政府社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