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璐:訓練咀嚼,吃得好更學得好~
「咀嚼」這個動作看似簡單、理所當然,卻不是只有咬斷及磨碎食物的功能,從小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咬得好才能吃得好,甚至可以提高記憶力和學習能力!
好好吃飯,要從好好咀嚼開始。口腔裡接受的刺激不足,也是會有「觸覺敏感」喔!很多孩子只吃特定口感的食物,有人害怕豆腐的軟嫩;也有人吃到纖維量多一些的蔬菜,咬半天也吞不下。如果咀嚼能力不夠好,孩子會嫌食物不好咬、不敢吞,願意吃的食物數量減少。長久下來,營養攝取容易偏頗,還會因為錯失咀嚼的訓練,影響多方面的發展。
咀嚼能力需從小訓練。除了影響營養攝取,「咀嚼」的好處讓人意想不到!眾所周知的咀嚼功能包括:咬碎食物與唾液混合以方便吞嚥;依靠唾液裡的殺菌物質和抗菌酶,抑制食物中的細菌;傳遞食物成分訊息,以便腸道分泌需要的酵素和荷爾蒙,提高吸收率;傳達訊息抑制攝食中樞,避免飲食過量。
此外,咀嚼動作的機械性摩擦,可減少食物殘渣黏著,並刺激唾液分泌與流速,「沖掉」食物殘渣、中和口中酸性,減少齲齒發生機會。咀嚼的運動還可強化下顎骨及肌肉,降低齒列不整危機。
但是我還要提醒的是咀嚼動作的其他兩大功能:
1.提高學習力。國外研究發現,吃耐咀嚼食物的學童智商較高。咀嚼時臉部肌肉運動可增加腦部血流量二八%以上,提升腦部血液含氧量,並有助分泌膽囊收縮素,提高記憶力和學習能力。
2.訓練發音。咀嚼是複雜的肌肉運動,需要牙齒咬合、嘴脣緊閉、舌頭攪拌,每一餐飯等於做了半小時口腔運動。舌頭能隨意擺動,有助學習將舌頭抵住上牙床發出ㄉ、ㄊ、ㄋ;舌頭收到後面發出ㄍ、ㄎ、ㄏ。若嘴脣有力氣,噘起來發出ㄨ和ㄩ,或向兩邊拉開發ㄧ、ㄞ、ㄟ也會很標準。
各階段的訓練重點不同
針對不同階段孩子,訓練咀嚼功能有以下重點:
˙七、八個月:用湯匙餵副食品,切勿裝進奶瓶。一開始吃副食品就該用湯匙餵,最初寶寶舌頭只會前後動,容易把食物推出來,表示他想吃,正努力的動舌頭。
到七、八個月大時,寶寶會發展出閉嘴巴用上脣刮下食物的能力,舌頭也能夠前後、上下靈活的移動。請耐心等孩子閉嘴脣含住湯匙,再將湯匙抽出,這種吞嚥和閉嘴巴的能力需要練習,爸媽要提供孩子時間和機會,絕不能心急的用湯匙碰牙齒來刮食物,當然更不能把食物裝進奶瓶餵。
˙九到十一個月以上:食物不必再磨成泥,改用剪刀剪短。九到十一個月的孩子已學會左右移動舌頭,上下顎咬合的力道也增大,能把塊狀的食物弄碎。這時,磨泥的工具可以退休,改用剪刀。
孩子通常因食物太長而噎到,爸媽可將食物剪短。最開始可剪得細小,即使剪得很細還是比用果汁機或研磨器好,因為用剪刀剪的食物顆粒比較粗,對口腔的觸覺刺激比較大,對咀嚼肌的訓練也比較強。
˙近三歲:不需特別為食物「加工」。孩子近三歲時可和大人吃相同食物,只要長度不超過三公分,就不需要再做什麼「加工」了!
最後提醒爸媽,注意孩子是否平均使用左右兩側臼齒咀嚼。若固定使用一側,久而久之,臉頰兩側的外觀會不對稱,常使用的一側咀嚼肌較發達,臉頰有稜有角;不常使用的一側較平,感覺臉歪了一邊。此外,常使用的臼齒常磨損,年紀增長之後易成為敏感性牙齒。
餐桌上的小遊戲
找一找,綁細菌的繩子在哪裡?
「好好咀嚼」可以預防孩子抗拒特殊口感的食物,目標是一口咬20下、一餐達到1,500下。
當孩子仔細咀嚼的時候,爸媽可以告訴孩子:因為營養小子躲在食物裡,要仔細咬,營養小子才能跑出來到身體裡上班。正向強化孩子的咀嚼行為。
如果他咬到粗纖維,請用興奮的語氣告訴他「那是繩子」,再請他感覺一下:是不是一大團纏在一起,這繩子超級厲害喔,可以綁住身體裡的髒東西或是細菌,丟到臭大便裡。
如果孩子吞不下粗纖維想吐掉,可以答應他,但是要他先咬50下再吐。當孩子在咬的時候,爸媽可幫忙數數,強化他的數序觀念。
其實在咀嚼時,會自然搭配吞嚥,等孩子好好的咬50下之後,纖維已經漸漸被咬斷吞掉了。
當孩子驚訝於剛剛咬不動的繩子不見了,正好可以鼓勵他再吃一口!
親子食材小學堂
苦瓜不僅吃了清涼降火,日本商家還在窗外種苦瓜,創造「綠簾」,據日本官方資料,室內溫度可降低1.7~5℃!從苦瓜剖面來看,外層是白或綠色、略有透明感的果肉,內層是白色海綿狀的「瓜瓤(ㄖㄤˊ)」。一般說瓜瓤會苦,烹調前要刮除,其實是錯的!真正苦的是外層果肉。瓜瓤不僅不苦,當苦瓜熟透、瓜瓤變橘紅色時,還有淡淡甜味,只是其口感較韌,刮除後吃起來較爽脆。苦瓜籽很硬,形狀像盾牌或龜甲,表面有紋路,適合晒乾給小朋友當玩具!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Baby10期》
作者: 特教老師 王嘉璐

人氣357

新竹市北區居家托育服務中心 電話:(03)-5355006 傳真:03-5355022  地址:新竹市武陵路250巷11號
服務時間:上午8:00-17:00 <中午12:00-13:00休息> 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新竹市政府社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