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小孩有同理心 大人先同理他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替他人著想、體貼懂事、具有同理心的人,但是同理心並非天生的,也很難用「教」的或用「說」的,必須透過後天的模仿與學習才會發展
在親子餐廳的遊戲區內,聽到家長正高聲斥責一位五歲大的小男孩:「為什麼要打人! 如果是人家打你,你會高興嗎? 你喜歡人家這樣對你嗎? 要不要我也揍你一拳試試看?」原來,小男孩和另一位小弟弟搶輸了玩具,氣不過便動了手。只見小男孩哭哭哭啼啼的說:「我也很想玩,是我先看到的!」而他的父母則語氣更是嚴厲的說:「你怎麼那麼自私,怎麼都不會考慮到別人!」
試問:您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在教導孩子同理心嗎?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位替他人著想、體貼懂事、具有同理心的人,最好還要能同理大人的辛勞,不要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但是,同理心並非與生俱來,也不會自動發生,必須透過後天的模仿與學習才會發展;關鍵在於家長提供什麼樣的學習環境,以及選擇用什麼方式與孩子互動,畢竟「沒有被同理過的孩子,不可能會同理他人」。
被愛的孩子更能同理別人
所謂同理心,指的是一種情感上的感同身受,也是建基於一定的認知發展基礎後,才會具備的能力。因此,當大人在要求孩子有能力同理別人時,必須先理解認知能力發展,才不會造成錯誤期待。原力復健科診所職能治療師吳孟潔指出,同理心的基礎能力包括:要能和別人互動,察覺他人的存在。認知上要能「觀點取替」:「我不是你,但可以想像,如果我是你,會有怎樣的想法與行動。」除此之外,也要有基本的情緒辨識能力,明白一個事件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與感覺,先理解自己的情緒,才能理解他人。
沛智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蔡百祥也解釋,同理心的養成從情感層面來說,和大人的情感連結息息相關,被愛夠多的孩子,長大後自然更願意付出愛與關懷。另外,從認知層面來看,指的是一種「心智解讀」能力,四歲前,孩子處於「自我中心」階段,幾乎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不容易以他人的立場看事情,但可以慢慢去學習如何解讀別人的行動、需求和動機;五歲心智解讀能力正式發展,同理心才開始萌芽。
換句話說,蔡百祥認為,四歲前培養孩子同理心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多增加親密的相處時光,採取溫和且堅定的教養方式。隨著孩子認知能力逐漸發展,約三歲半後,在生活中多詢問孩子的感受,增加情緒素養;同時練習換位思考,尤其在孩子遇到衝突事件後,不妨帶著他進行事後的討論:「如果再來一次,你想想可以如何做,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同理心很難教,需要示範
「同理心很難用『教』的或用『說』的,但可以用『示範』的。」親職專家「大樹老師」趙崇甫表示,大人願意先放下批評,先站在孩子立場去猜測孩子可能的想法與感受,就是幫助他建立同理心的第一步。
例如,當孩子和別人因為搶玩具發生爭執時,不妨單純從客觀的描述事件本身開始:「你先看到這個玩具,很想玩,但他一下子就把玩具拿走了,所以你好生氣,就忍不住打了他。」而非一句話:「你為什麼要打人?」就把孩子的行為打個大叉叉。
接著試著幫孩子整理事件發生的前因後果,帶他看見行為的後果:「你有沒有發現後來發生什麼事情?」「你打了他,現在還有辦法繼續玩嗎?」「如果兩個人都要玩到,下次還可以怎麼做呢?」
就算猜錯孩子的想法也沒有關係,大樹老師分享,孩子會知道你在關注他,而不是只在意行為的對錯,經常進行這樣的猜測,不只你會愈來愈了解孩子的想法,他也會吸收你的語言,去猜測別人在想些什麼,這就是同理心的學習。
吳孟潔也提醒,當孩子還處在當下的情緒時,可能無法理性思考,家長不需要急著要求孩子進入對方的位置設想,不妨先讓他想想:「同樣的情境放在自己身上會如何?」家長也不能只顧著同理孩子的情緒,還要提供解決或替代方案,增加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下次在教導孩子要有同理心時,無論如何請記得 :「唯有被同理夠多的孩子,才可能發展出同理他人的能力。」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
作者:邱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