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第二年                                                                             (以下資料由安泰人壽提供)


觀看完整文章...

小孩的第三年                                                                   (以下資料由安泰人壽提供)
 

觀看完整文章...

趕走不良言行    
                                          文 / 李豔萍  專家 / 茅于燕 兒童心理學家、心理研究所研究員、教授

觀看完整文章...

*兒童居家防護動起來 爸媽不再揪心肝

          輯/沈慧如     2011/4/7   (資料來源:BabyHome 編輯 提供)
 
許多父母總是眼睜睜看著小寶貝摔倒、受傷…,事後後悔自己的不小心,這種心揪在一起的滋味著實令人感到難受。

觀看完整文章...

一、酒精(濃度70%-75%)

    酒精是強效且廣泛的殺菌劑,市售藥用酒精未稀釋濃度為95%,可以蒸餾水或煮沸過冷水,依需要之使用量,稀釋為濃度70-75%之酒精,

觀看完整文章...

 史提夫.畢度夫◎著 王聖棻、魏婉琪◎譯

 一九九二年有個驚人的發現:我們的體內有鏡像神經元。它們是由神經細胞構成的網路,隨著我們的運動神經運作,並且扮演了一個特殊的角色:它們會反映(或者說是模仿)我們看到的一切。

觀看完整文章...

 許鵬飛◎著                           轉載自babyhome 方舟文化 

每個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能夠把孩子養得壯壯的,孩子不生病、少生病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我是一個醫生,同時我也是一個患者,所以我更容易理解每一個來找我看病的孩子和家長。 
 
生活一點靈,小孩免得病
現在的父母,壓力都很大,既要承受工作的壓力,又要操心孩子的健康和教育。特別是我在值班時發現,很多家長白天上班,晚上帶孩子來醫院看病,很是辛苦。作為一個醫生,我願意把我學到的醫學知識和在實踐中總結的經驗轉換成實用的小方法,供家長們在生活中使用,讓孩子盡量少生病、不生病。
 
1.讓孩子多喝水。

觀看完整文章...

                                                       轉載自babyhome

採訪/林潔雨
諮詢/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陳若琳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社會工作處資深督導 宋家慧
財團法人友緣基金會資深社工 詹純玲老師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獨生子女屬於比較自私、難相處、抗逆境能力也較弱的一群,但實際上這些家中唯一的孩子真有此特性嗎?而社會上愈來愈多獨生子女的爸媽,又該如何給孩子正確的教養?

觀看完整文章...

研究指出,嬰幼兒因為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全,不適合直接飲用礦泉水

礦泉水礦物質含量比較高,會對嬰幼兒的腎臟形成負擔,不過,經過二次加工的純水,因為礦物質含量太低,也可能導致特定礦物質缺乏,同樣不適合幼兒飲用。

那到底什麼樣的水,才適合幼兒,專家說,自來水燒開之後再冷卻到室溫,對健康最好。因為沸騰過的水,水中所含的氣體會減少一半,水分子之間的凝聚力增加,和人體細胞內水的特性最為接近,比較容易被人體吸收,必須注意的是,不能用鋁製的壺來煮開水,因為鋁離子,有可能影響寶寶的骨骼和神經發育。

把握機會教孩子

文/洪蘭(陽明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
 
中國人喜歡「沉默是金」,過去大人很少跟孩子說話,如果說話也是很簡潔,甚少花時間跟孩子說道理或原委,其實這是不對的。跟孩子相處時,要儘量把握機會,教他作人做事的道理和應對進退的禮節。

觀看完整文章...

一、酒精(濃度70%-75%)

    酒精是強效且廣泛的殺菌劑,市售藥用酒精未稀釋濃度為95%,可以蒸餾水或煮沸過冷水,依需要之使用量,稀釋為濃度70-75%之酒精,簡易方法為3份95%酒精加1份水,稀釋後濃度為71.25%;因酒精為易燃物,建議用於小範圍表面和儀器的消毒,且用於通風良好處,以避免燃燒。

二、漂白水「次氯酸納(sodium hypochlorite)」

        一般市售漂白水約含5%次氯酸納,建議以1份漂白水加99份冷水稀釋(即1:100稀釋),稀釋後約含0.05%或500ppm有效氯,一般在使用後10-60分鐘皆有作用,其價格便宜,故建議用於醫療機構及家戶大範圍消毒。

 


消毒種類
消毒水濃度
泡法    一般餐具-
 
漂白水0.01﹪ (100ppm)
以一般市售家用漂白水(含次氯酸鈉)1瓶蓋量(約25㏄)加20罐市售600㏄裝礦泉水寶特瓶的水量

一般家庭-玩具、衣物
 
漂白水0.02﹪ (200ppm)
以一般市售家用漂白水(含次氯酸鈉)1瓶蓋量(約25㏄)加10罐市售600㏄裝礦泉水寶特瓶的水量
 

一般家庭-家具、嬰兒車、   室內、環境
 
漂白水0.05﹪ (500ppm)
 
以一般市售家用漂白水(含次氯酸鈉)1瓶蓋量(約25㏄)加4罐市售600㏄裝礦泉水寶特瓶的水量
 

食品配送車廂內部、大眾運輸工具-車廂
 
漂白水1﹪
 
以一般市售家用漂白水(含次氯酸鈉)1瓶量加4罐市售家用漂白水空罐水量
 

遭傳染病病人體液污染的環境
 
漂白水5﹪
 
一般市售家用漂白水(含次氯酸鈉)直接使用

 

手部消毒
 
酒精75﹪
 
藥房購買之95﹪酒精79㏄加蒸餾水(或開水)21㏄,可調製成75﹪酒精消毒液100㏄

(目前市售亦有已調製成70-80﹪之酒精片棉可直接使用)
 


 載於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告

隂山英男◎著 (資料來源:BabyHome 編輯 提供)


孩子的表情,是一面反射大人表情的鏡子。唯有父母的力量,才能讓孩子常保笑容。
 

觀看完整文章...

~王嘉璐:訓練咀嚼,吃得好更學得好~
「咀嚼」這個動作看似簡單、理所當然,卻不是只有咬斷及磨碎食物的功能,從小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咬得好才能吃得好,甚至可以提高記憶力和學習能力!
好好吃飯,要從好好咀嚼開始。口腔裡接受的刺激不足,也是會有「觸覺敏感」喔!很多孩子只吃特定口感的食物,有人害怕豆腐的軟嫩;也有人吃到纖維量多一些的蔬菜,咬半天也吞不下。如果咀嚼能力不夠好,孩子會嫌食物不好咬、不敢吞,願意吃的食物數量減少。長久下來,營養攝取容易偏頗,還會因為錯失咀嚼的訓練,影響多方面的發展。
咀嚼能力需從小訓練。除了影響營養攝取,「咀嚼」的好處讓人意想不到!眾所周知的咀嚼功能包括:咬碎食物與唾液混合以方便吞嚥;依靠唾液裡的殺菌物質和抗菌酶,抑制食物中的細菌;傳遞食物成分訊息,以便腸道分泌需要的酵素和荷爾蒙,提高吸收率;傳達訊息抑制攝食中樞,避免飲食過量。
此外,咀嚼動作的機械性摩擦,可減少食物殘渣黏著,並刺激唾液分泌與流速,「沖掉」食物殘渣、中和口中酸性,減少齲齒發生機會。咀嚼的運動還可強化下顎骨及肌肉,降低齒列不整危機。
但是我還要提醒的是咀嚼動作的其他兩大功能:
1.提高學習力。國外研究發現,吃耐咀嚼食物的學童智商較高。咀嚼時臉部肌肉運動可增加腦部血流量二八%以上,提升腦部血液含氧量,並有助分泌膽囊收縮素,提高記憶力和學習能力。
2.訓練發音。咀嚼是複雜的肌肉運動,需要牙齒咬合、嘴脣緊閉、舌頭攪拌,每一餐飯等於做了半小時口腔運動。舌頭能隨意擺動,有助學習將舌頭抵住上牙床發出ㄉ、ㄊ、ㄋ;舌頭收到後面發出ㄍ、ㄎ、ㄏ。若嘴脣有力氣,噘起來發出ㄨ和ㄩ,或向兩邊拉開發ㄧ、ㄞ、ㄟ也會很標準。
各階段的訓練重點不同
針對不同階段孩子,訓練咀嚼功能有以下重點:
˙七、八個月:用湯匙餵副食品,切勿裝進奶瓶。一開始吃副食品就該用湯匙餵,最初寶寶舌頭只會前後動,容易把食物推出來,表示他想吃,正努力的動舌頭。
到七、八個月大時,寶寶會發展出閉嘴巴用上脣刮下食物的能力,舌頭也能夠前後、上下靈活的移動。請耐心等孩子閉嘴脣含住湯匙,再將湯匙抽出,這種吞嚥和閉嘴巴的能力需要練習,爸媽要提供孩子時間和機會,絕不能心急的用湯匙碰牙齒來刮食物,當然更不能把食物裝進奶瓶餵。
˙九到十一個月以上:食物不必再磨成泥,改用剪刀剪短。九到十一個月的孩子已學會左右移動舌頭,上下顎咬合的力道也增大,能把塊狀的食物弄碎。這時,磨泥的工具可以退休,改用剪刀。
孩子通常因食物太長而噎到,爸媽可將食物剪短。最開始可剪得細小,即使剪得很細還是比用果汁機或研磨器好,因為用剪刀剪的食物顆粒比較粗,對口腔的觸覺刺激比較大,對咀嚼肌的訓練也比較強。
˙近三歲:不需特別為食物「加工」。孩子近三歲時可和大人吃相同食物,只要長度不超過三公分,就不需要再做什麼「加工」了!
最後提醒爸媽,注意孩子是否平均使用左右兩側臼齒咀嚼。若固定使用一側,久而久之,臉頰兩側的外觀會不對稱,常使用的一側咀嚼肌較發達,臉頰有稜有角;不常使用的一側較平,感覺臉歪了一邊。此外,常使用的臼齒常磨損,年紀增長之後易成為敏感性牙齒。
餐桌上的小遊戲
找一找,綁細菌的繩子在哪裡?
「好好咀嚼」可以預防孩子抗拒特殊口感的食物,目標是一口咬20下、一餐達到1,500下。
當孩子仔細咀嚼的時候,爸媽可以告訴孩子:因為營養小子躲在食物裡,要仔細咬,營養小子才能跑出來到身體裡上班。正向強化孩子的咀嚼行為。
如果他咬到粗纖維,請用興奮的語氣告訴他「那是繩子」,再請他感覺一下:是不是一大團纏在一起,這繩子超級厲害喔,可以綁住身體裡的髒東西或是細菌,丟到臭大便裡。
如果孩子吞不下粗纖維想吐掉,可以答應他,但是要他先咬50下再吐。當孩子在咬的時候,爸媽可幫忙數數,強化他的數序觀念。
其實在咀嚼時,會自然搭配吞嚥,等孩子好好的咬50下之後,纖維已經漸漸被咬斷吞掉了。
當孩子驚訝於剛剛咬不動的繩子不見了,正好可以鼓勵他再吃一口!
親子食材小學堂
苦瓜不僅吃了清涼降火,日本商家還在窗外種苦瓜,創造「綠簾」,據日本官方資料,室內溫度可降低1.7~5℃!從苦瓜剖面來看,外層是白或綠色、略有透明感的果肉,內層是白色海綿狀的「瓜瓤(ㄖㄤˊ)」。一般說瓜瓤會苦,烹調前要刮除,其實是錯的!真正苦的是外層果肉。瓜瓤不僅不苦,當苦瓜熟透、瓜瓤變橘紅色時,還有淡淡甜味,只是其口感較韌,刮除後吃起來較爽脆。苦瓜籽很硬,形狀像盾牌或龜甲,表面有紋路,適合晒乾給小朋友當玩具!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Baby10期》
作者: 特教老師 王嘉璐

~美兒科醫師引介家庭親子共讀 幼兒情緒專注力佳

親子共讀的好處多多,除了開發大腦,最新研究更顯示,6歲以前的親子共讀,有助培養好行為、提升專注力。
談到幼兒發展,有一條金科玉律:小小孩從與成人的關係與互動中學習得最多。親子共讀就是一種互動。最新研究更提出證據,親子共讀與陪伴對幼兒有長遠的影響,在學習閱讀以外,更塑造他們的社會技能與情緒發展。親子共讀時間甚至有助預防侵略、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等行為問題。
紐約大學醫學院小兒醫學副教授艾倫•門德爾松(Alan Mendelsohn)醫師說:「我們知道閱讀在很多方面有助幼兒發展,現在又多了一個方面。」
他領導的「親子共讀與社會情緒發展研究」近日發表於《小兒醫學期刊》,研究員發現,一項由小兒科醫師介入、促進家長與幼兒共讀的計畫,對孩子行為有長遠的影響。
這項研究針對675個家庭、追蹤孩子從0到5歲的發展。在參與研究的家庭當中,研究團隊隨機抽樣225個家庭介入,這225個家庭每次去看小兒科醫師時,都會收到適合孩子年齡的繪本,然後由一位教養專家向這些家長說明幼兒的發展,討論孩子發展的情形,在這段期間孩子應該要達成哪些發展目標,然後指導家長與孩子共讀,並錄影記錄。然後教養專家跟家長一起看剛錄下的影片,由專家向家長指出並說明孩子的反應。
親子共讀家庭,幼兒情緒更穩定
「家長可以從影片上看見自己與孩子共讀的樣子,這令他們大開眼界。」研究員之一、西北大學溝通科學助理教授阿德里安娜•魏斯勒德(Adriana Weisleder)說:「我們試著提供家長一些與幼兒共讀與互動的方法,有些方法感覺好像有點傻,可是當家長照著做、並看到他們的孩子很喜歡這些互動方式時,他們都很受鼓舞。」
另一位研究員、紐約大學醫學院小兒醫學教授貝納德•德雷爾(Benard Dreyer)也說:「這些正向的互動對孩子影響很大。」他指出,幼兒發展從出生就開始,0到5歲是小兒發展最重要的階段:「這段時間很適合小兒科醫師去接觸家長、幫助他們、提升他們的育兒技巧。」
這個計畫主要針對紐約都會地區的低收入家庭,以排除家庭背景及地區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研究顯示,有介入及沒有介入的家庭,孩子從3歲起行為就會有所不同--同樣3歲的孩子,有親子共讀的家庭,孩子明顯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注意力也更集中。
3歲以後,研究員持續每半年追蹤一次這些孩子,發現親子共讀對孩子行為的影響仍然持續。3歲以前有與爸爸媽媽共讀的孩子,到了即將入學的年紀,對情緒的控制力、專注力都更好。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
                                                                                                                                                              作者:曾多聞

                                                                    ~2歲後還不會説話,有三件事要趕快教!


現在父母都相當重視孩子的語言發展,偏偏說話這件事不像動作一樣「七坐八爬」,有個脈絡可循,你要孩子講,叫爸爸媽媽,他偏偏就是看心情或顧著玩不理你。
幼兒語言的臨床醫學簡單評斷標準是,一歲半要會說五個單字,但其實這個標準很容易被阿公阿嬤們推翻,最常聽到的就是”我兒子還不是三歲多才會講話、叫爸爸媽媽,現在不也都講得很好!“,所以我的孫子也是大隻雞晚啼,到時就會講。
孩子語言發展問題,不該只依照孩子會不會”說〞
臨床上更常觀察的是,孩子的”比手畫腳”能力好不好,也就是手勢的發展(Gesture Development)。研究發現,有特定型語言障礙或自閉症的孩子,其手勢的發展從小也就不好,慢說話的孩子或高危險的孩子(如早產兒),他們的語言出來時間雖然比較慢,但手勢發展卻是正常的。
寶寶大約在10個月左右就會開始出現簡單的手勢,10~13個月該發展出的手勢包括:”拍手”、”指”、”給”、”展示”(例如拿餅乾show給媽媽看)….等手勢,同時會伴隨著一些語言前期的行為。例如孩子與大人的眼神接觸(eye contact)

 

能跟隨大人的眼神或手勢看到大人要他注意的東西之共同注意力(joint attention)、有來有往的互動模式(turntaking)。

 


手勢加上這些行為都是口語能力發展上相當重要的能力,1歲過後手勢發展會越來越複雜,孩子會用手勢來補足說的不足,例如比出”沒有了”的手勢、或作出要打電話的動作等等。所以經常有一兩歲的爸媽在網路上問我,孩子的語言到底有沒有慢,我都會請他們觀察,孩子的手勢發展,如果表情手勢發展也不多,那麼就建議盡早接受語言治療師的評估了。
刺激手勢發展(肢體動作),也有助於口語能力
研究發現,手勢的發展,或更貼切的是肢體語言的發展,不但有利於口語的出現,也有助於語言表達的完整,文法的正確性。
研究利用fMRI和ERPs測量腦部在語言輸入和動作輸出時,大腦中血流和電流的變化,發現位於左大半腦的延髓區腹側前運動皮質—Broca’s area(這也是大腦的鏡像神經元的一部分),不單純負責語言的解釋(因為Broca’s area本來就是眾所皆知的語言表達區),其對肢體動作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肢體動作是能活化大腦的語言表達區的。研究中也顯示在肢體動作與語言上的學習,不同性別也有時間前後的差異,在發展出第一個肢體動作、第一個字彙、第一句話或是肢體動作加上語言的表達,女生的發展都是優於男生的。
不講話,三件事要趕快教:
1、 教孩子互動、教孩子回應
透過簡單的手勢和寶寶互動,可以幫助寶寶在語言的發展上打好基礎,而且不會影響到寶寶說話的動機。寶寶透過觀察父母的手勢溝通,進而模仿,學會這些溝通性的肢體動作。在和寶寶互動時必須要用誇大的音調、簡短的句子或詞彙、生動的表情、增加音調的變化,在說吃嘴嘴、換屁屁等動作語詞彙時,也能作出動作,寶寶就越能辨別出簡單的動作,而堅定的口吻、重複性的描述,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促進對動作和語言的結合。當寶寶高舉雙手要抱抱時,可以說”你要爸爸抱抱嗎?”;當寶寶指著瓶子要喝水時,可以說”瓶子,喝水水”,引導孩子在語言和動作的連結。
2、 教孩子肢體語言的模仿
孩子坐得很穩之後就可以教導孩子做出一些簡單的手勢了,例如拍手、give me five、掰掰……等,研究顯示,在寶寶十四個月大手勢動作越多,在學齡階段的語言能力也會越強,詞彙也比較多。手勢不僅有助於未來的語言發展,更對孩子的情緒發展相當有幫助,因為一歲左右的孩子常哭鬧的原因之一就是”有話說不出呀!”這也就是為什麼國外會流行寶寶手語了。
3、 教兒歌,開心互動
孩子對於有節奏、有情緒的語言都會學得特別快,這也就是為什麼爸媽總是覺得孩子學情緒語助詞總是特別快,所以帶著孩子唱兒歌,搭配簡單的動作,像「小星星」這首國民兒歌搭配手指頭的動作,甚至在幫孩子洗澡時也可以將兒歌歌詞改編成你正在洗的動作,例如用「泥娃娃」的歌配上洗臉臉、洗鼻子……的詞等。

                            本文摘自《天才領袖》
作者: 王宏哲

~黃瑽寧: 3C世代兒童的螢幕使用建議
生活在3C世代,該如何避免兒童成為低頭族?又該如何保護孩子的大腦與視力發展?以下提供兒童3C螢幕的使用建議供各位家長參考。
坐上捷運高鐵,滿車的人們都在滑手機,有人看電子書,有人上網聊天,也有人玩遊戲。生活在3C世代的我們,沒有人能跳脫螢幕的束縛,當然也包括我們的孩子。既然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要兒童完全不碰3C螢幕已無可能,也不實際,為了保護孩子的大腦與視力發展,設定一些家長可以遵循的規範,依然是兒科醫師的職責所在。美國兒科醫學會就在上個月初,公布了新的兒童3C螢幕的使用建議,以下我整理給各位作為參考。
學齡前兒童最好避免使用3C產品
兩歲以下幼兒大腦尚未發育成熟,極需大量與「真人」互動的經驗,來認識語言邏輯,社交能力,專注力,以及觀察一般物理現象等等。因此,這個時期的幼兒如果使用3C產品,不論是單向的電視輸入,或者互動式的平板遊戲,不僅學不到什麼東西,還會干擾大腦的正常發展,基本上是「完全」不建議使用。但是如果真的無能為力,必須使用3C產品,那麼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一定要在大人陪同下使用,而且從旁以口語複述節目內容,即便是使用FaceTime或Skype聊天時也必須遵守。
三到五歲的小孩,由於大腦比較成熟,已經可以從某些經過設計的App中,學習部份語言詞彙,或是一些生活常規。然而,真正乖乖的App拿去做臨床測試的出版商,畢竟還是少之又少,而大部分廠商所宣稱的「寓教於樂」,常常也只是隨便說說而已。即便平板App能提供孩子知識的學習,家長仍然要清楚明白,這個階段的孩子最需要掌握的技能,並不是ABCㄅㄆㄇ,而是專注力養成,衝動控制,情緒管理,正向思考,創意發想等等,這些技能通常無法從App中得著,仍須從親子互動中養成。
那如果是電子書呢?學齡前兒童可以使用電子書親子共讀嗎?答案是可以,但必須要爸爸媽媽親自口讀,而不是以播放CD或錄音筆取代。要知道親子共讀的目的,並不單單只是傳達故事內容本身,而是要增進親子之間的語言交流與互動,因此惟有你一言、我一語的共讀,對學齡前孩童才有正向的效果。有些電子書會呈現過於花俏的動畫,建議家長不要挑選之,應盡量挑選畫面樸素簡單,就像一般的繪本書籍一樣的,以免讓孩子失去專注力。
學齡兒童不再強調「螢幕時間」
針對上述學齡前兒童,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每天不可以使用3C螢幕超過一小時,但是到了學齡之後,學會就不再規定「一天多少螢幕時間了」。因為根據現實狀況,3C螢幕已經是生活中無法避免的工具之一,強迫做出時間限制,恐怕流於理想而不切實際。因此,螢幕時間的多寡,應該是由家長根據孩子的作息,扣掉睡眠、上學、戶外運動等等時間之後,自己訂立家庭計畫後執行。
制定家庭計畫時,專家們特別提醒下列重點:(1)家中要規劃出一段「不插電」時間與空間,全家人關掉螢幕一起吃飯或玩;(2)發揮創意將3C產品融入生活互動,比如說彼此互相幫忙抓寶,或者家庭組隊玩大富翁;(3)3C產品絕對不可侵犯到睡眠時間、運動時間、遊戲時間、單純閱讀時間、以及家人互動時間。
美國兒科醫學會設計了一個非常棒的工具,提供家長做家庭時間規劃。在這個網站,您可以根據您家孩子的年齡,自由設計每天的作息時間,經過計算之後,大概就可以估計出您孩子每天能允許的「螢幕時間」。
網址在此:www.healthychildren.org/MediaUsePlan
最後提醒
雖然學齡兒童的3C螢幕時間已經放寬,但還是要特別強調,3C遊戲或影片的內容,絕對不容許有含暴力或過度刺激大腦的畫面。我在曾經介紹過很多篇研究,證實《兒童玩暴力電玩,確實會增長暴戾情緒》,以及《大腦危機-暴力虛擬實境遊戲》,大家可以認真看一看。另外,父母自己也要以身作則,不要成為不良示範的低頭族,以免孩子有樣學樣。全家人睡覺前一小時,最好不要使用3C產品;還有建議不要讓電視永遠開機,把聲音持續放出來,不看了就要關掉,以免孩子的大腦被聲音過度刺激,影響睡眠品質。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
作者: 小兒科感染黃瑽寧(veryWed 非常婚禮)
2016-12-28 (已於2018-01更新)

~黃瑽寧:孩子暴怒大哭,四招應對
孩子不好好吃飯,亂丟餐具;一不順心就暴怒大哭,爸媽理智線斷裂之前,該怎麼處理會更好?黃瑽寧醫師用生活化的例子,提供爸媽實用方法。
Q.如何教小孩吃飯不丟餐具?
小孩在一到兩歲這個年紀,丟餐具有很多種不同的可能原因。譬如說有些小孩就只是喜歡丟,她發現手指放開的動作可以被掌控,他就覺得哇!我可以掌控這個動作,做了這個動作之後就會有匡啷的聲響,太好玩了!他就一直想重複這個令大腦愉悅的過程,尤其是匡啷之後你又把東西撿回來,不見的東西還會再回來,這太好玩了!所以他就繼續玩,這是許多一歲多孩子會有的行為,這種丟餐具的行為是為了滿足心理的愉悅感。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倒覺得不用太苛責他,真的覺得很煩,就不要幫他撿回來,讓他有機會繼續玩這個爸爸媽媽不開心的遊戲,但有些爸爸媽媽覺得沒關係,你丟我撿,孩子也會很高興。
再大一點小孩丟餐具有時候是真的生氣了,就是覺得餐具好難用哦!他心裡想:我用手比較快,我用這個餐具好累哦!可是媽媽又規定我要用餐具,所以他就生氣用丟的。
我自己也曾經經歷過我的孩子不愛用餐具的時期,我也蠻挫折的,後來我跟太太就妥協,我們就讓孩子洗個手,然後餐具還是放著,當他感到挫折的時候,他就改用手沒關係,我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至少餐具在他旁邊,我們會稍微在旁邊鼓勵說,你可以用一下啊!當他覺得這個東西他可以掌控的時候,成就感來了才有可能再用第二次。
所以比較小的孩子丟餐具大部分原因是覺得好玩,大小孩有時候是挫折感,這時若我們用強迫或逼迫的方式,孩子反而會放棄嘗試,甚至對用餐感到有壓力。我們就順其自然,也許有一天,他突然對餐具又產生好奇,他又會拿起來用了。
Q.遇到孩子爆怒大哭,該怎麼處理?
小孩暴怒的時間點,有的時候並不是他真正大哭的原因,這點一定要讓大家知道,很多小孩他累積了很長的情緒,最後那一剎那,他因為一點芝麻蒜皮的小事就暴怒大哭,但是他的情緒其實已經累積了一段時間,最後的那件小事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有些小朋友只是因為他想睡了,太過疲憊情緒就失控、沒有辦法說人話,所以這些都是根本的問題。規律的生活作息,孩子情緒失控的機率就會降低。

我也碰過孩子失控的情況,觀察通常什麼時候會失控?就是帶他出去玩,然後過了睡覺時間,或是事情和他預期的不同,讓他覺得難以掌控,孩子也會感到焦慮。這件事是誰的錯呢?說老實話是我的錯,因為我明明知道他累的時候,沒辦法接受人的語言,但是我那一天決定了,讓他晚睡,我就要承擔這個後果。所以在這個時候跟他互罵啊,你怎麼這樣歡?處罰他,何必呢?這些情況其實是爸媽可以調整的。
那如果是跟人家在玩的時候,起了爭執就生氣哭,或是想要的東西爸媽不肯買就大哭,我們可以這麼做:

第一、先帶離現場,第二、抱抱他安撫情緒;第三、給孩子時間梳理心情;第四、幫孩子的哭泣找一個台階下
在孩子大哭的時候不用講道理,帶離現場之後先安撫他的情緒,不要先講誰對誰錯,我們先抱抱他,既然這麼生氣這麼鬧,我們先抱抱他,抱抱他之後,等到他情緒穩定,或者是有些孩子你明明已經抱他了,他已經穩定了,但是他還是一直要哭給你看,你大概知道時間已經夠了,你可以說:可是你一直哭我也有點累了,媽媽抱你手有點痠了,我讓你先難過一下下,我先做一點事情,我待會再回來看看你,你再跟我講,你的生氣或難過。

這時候你就可以暫時離開,很多媽媽在還沒有抱抱之前,會先要求孩子:你先不哭我再抱,你再哭我不理你,其實前面這一段,他還沒有得到安撫的時候,你就開始講規矩,要求孩子,或是覺得孩子故意假哭等等,孩子就被這種負面的指責、被冤枉、感受不被同理,反而先傷害了親子關係,所以不如你就先釋出同理。

建議媽媽們用自己親身的感受對待孩子就好了。設想當妳今天在路上跌倒的時候,妳的老公說妳自己先站起來我再抱你,早就已經跟妳說今天下雨,不要穿高跟鞋,現在跌倒妳自找的,所以我不會扶妳,妳得自己站起來,妳站起來勇敢跟我說對不起我再安撫妳。妳一定想拿高跟鞋敲他的頭嘛!我知道我做錯了,但我最需要安慰的時候,你在旁邊講風涼話,那我需要你做什麼呢?

我們對待孩子其實是一模一樣的道理,當孩子需要妳的安撫的時候,妳就去安撫他,道理可以待會兒再講,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已經努力安撫了,孩子卻繼續狂哭十分鐘、二十分鐘,這時候就看妳的耐性,據說十五分鐘之後人的理智線就開始斷了,那麼,這時候妳就可以暫時離開,因為妳已經付出了。最後妳的孩子發現妳離開,心裡想其實自己心情已經安定了,那現在可以停止不哭了,停了之後媽媽就可以回來,接著會發生什麼事呢?

幫孩子的哭泣找一個台階下
妳可以先幫他的哭泣找一個台階,相信他一定有理由,搞不好妳自己知道,可能是他欺負別人,然後別人給他一巴掌,他就哭了,或者是今天他硬要買一個東西,你不給他他就哭了。如果你知道他哭的理由,就說出來:是不是因為你想要這個東西,媽媽不買呢?你非常喜歡它,對不對?他說對,先講出他心中的感受,再接下來我們來想解決方法或講你不能買的理由,例如這個東西不是我們需要的,而且太貴了。那怎麼辦比較好?媽媽想一個方法,例如我們可以努力集幾個笑臉啊!幾個笑臉之後媽媽帶你買,或者是今天我們先買一個小的,那個東西我們回去跟爸爸討論再決定。

總之,妳可以把建議他的事項提出來,也問問他同不同意,不要小看小孩哦!兩歲以上大概都可以,只是時間長短而已,兩歲以上通常情緒被同理後都能好好溝通,只是你得先同理他、先安慰他,然後試著找一個彼此都可以接受、妥協的方法,漸漸就能減少孩子用暴怒大哭來表達情緒的方式。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
作者:小兒感染科 黃瑽寧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粉絲團)

                                                                       0-3歲易缺鐵,會影響4歲後的認知學習
從0-3歲的鐵存款來告訴你幼兒的營養
「幼兒缺鐵」和「幼兒缺鐵性貧血」是目前世界各國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症之一,在美國約有9成的學步兒(1~3歲)有缺鐵的問題,有2~3成有缺鐵性貧血,而根據國內的統計,也約有10%~30%幼兒有缺鐵問題,這一篇,幫你檢視幼兒缺鐵了?以及教你別讓孩子變缺鐵寳寳的方法鐵在生理上所扮演的角色~
鐵是紅血球中血紅素的重要成份,因此鐵的不足,會影響紅血球運送氧氣到全身的效率,當然也包括至腦部,所以鐵的不足會讓人沒精神、易疲累、容易恍神、注意力不集中。
另外鐵也是中樞神經細胞合成與傳遞的重要元素,特別在「海馬迴(hippocampus)」的部位,這是主要管控我們學習與記憶的地方,因此在胎兒及嬰兒時期,鐵的不足,是會影響孩子日後的學習能力的。
什麼是「幼兒缺鐵」和「幼兒缺鐵性貧血」?
「幼兒缺鐵」和「幼兒缺鐵性貧血」好發在六個月~三歲的幼兒,而這並不是一種病,是一種症候群,是慢性累積所致。
當幼兒有缺鐵問題時,通常是營養吸收不足,當鐵質缺乏,造成血紅素有合成缺陷,導致血液中紅血球內的血紅素減少,即演變成「幼兒缺鐵性貧血」。
「幼兒缺鐵」和「幼兒缺鐵性貧血」的症狀
輕度貧血臨床上不會特別明顯,所以常常會被忽略,大部分是小朋友生病時,特別是住院時,經由抽血診斷。
中度至重度缺鐵性貧血:疲倦、暈眩、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臉色蒼白,同時可能伴隨無痛性舌炎、口角炎、匙狀指甲等現象,導致運動耐力降低。
若您發現家中孩子有以下症狀:臉色蒼白、容易疲倦、耐力差、呼吸急促、心跳快速、食慾不振、易怒、眩暈,甚至有口角炎、粘膜炎,建議可以帶去醫院就診進行血液檢查。
「幼兒缺鐵」和「幼兒缺鐵性貧血」不僅是孩子營養上的問題,缺鐵的孩子事實上是會影響到動作表現、認知及學習上的表現。
根據研究,缺鐵的孩子不論有無合併貧血,在兒童發展的各項表現都會比正常孩子差,而且持續追蹤下去,孩子長大後上學的表現、學習力、動作表現也都比其他孩子落後。嬰兒時期缺鐵,也會影響孩子的社交情緒發展,甚至也可能造成注意力缺損過動症的問題。研究也顯示,兩歲前有缺鐵性貧血的幼兒,到了4到19歲時在認知與學業表現上仍有較不足的情形。
什麼樣的原因,孩子容易發生缺鐵的問題呢?
一、出生前後的危險因子
1.母親本身有缺鐵問題
2.體重過輕嬰兒、早產兒
3.有給予紅血球生成素的貧血早產兒
4.胎兒母體輸血症(Fetal-maternal hemorrhage)
5.雙胞胎兒出血症候群(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
6.其他出生前後的出血事件
7.嬰兒早期的鐵攝取不足
在美國,根據統計有18%的懷孕婦女有缺鐵問題,而合併缺鐵性貧血的有5.4%。嬰幼兒在出生的前六個月,身體內鐵質的運用主要來自於懷孕期間從母體攝取而來的鐵儲存量,且根據研究,有嚴重貧血問題的媽咪,其母乳中的鐵含量也較低。
所以各位媽咪,一定要好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在懷孕期間也要補充足夠的鐵質,如此一來,小寶寶也能得到充分的鐵質營養。而早產而則是因為出生時總血量就較少,腸胃道吸收功能較差,又容易有其他出血問題,因此常見鐵質較缺乏。
二、飲食因素:是嬰兒與兒童早期較常見的原因
1.鐵質攝取不足
2.飲食中所攝取的鐵不易被吸收
3.一歲前喝鮮奶
4.牛奶蛋白引起的結腸炎造成的失血狀況
很多國內外研究均證實,母乳中所含各項適量的營養成分容易被嬰兒消化吸收,適合寶寶生長所需,更不會造成腎臟負擔,其中鐵質的吸收即為其中之一;由於母乳中的鐵質,生物利用度特別高,寶寶約可吸收母乳中50~75%的鐵,但其他食物中的鐵質,例如配方奶約只有4%~10%能進入寶寶的血液中,也因此巿售配方奶中須增加鐵質的含量,但卻因而容易造成嬰幼兒腎臟負擔。
但如果超過寳寳六個月,由於體內的鐵質需求量更大,因此就需要額外由副食品中攝取鐵,根據研究,8到12個月大的孩子,一天攝取牛奶大於600ml或一天母乳哺餵大於六次,其貧血的風險就會增加。
有趣的是2到3歲的孩子用奶瓶喝奶相較於用杯子喝奶其鐵質不足的風險也會提高,推測主要是由於用奶瓶喝奶會喝進較多的奶,每天喝大於720ml的奶也會增加學齡前兒童鐵質不足的現象,主要是因為牛奶中的鐵濃度較低、生物利用能力差,且有會增加腸胃道出血的風險。
三、腸胃道疾病
人體的鐵質主要在腸道吸收,特別是十二指腸,因此若腸胃道本身的吸收功能不佳或甚至有出血問題,就容易造成缺鐵。
“切記!”過多的牛奶,也對孩子健康不好
牛奶,一直以來都認為是富含營養,對身體好的營養物,但是,過多的牛奶(一天大於1000ml)是會對孩子的胃造成損害,甚至慢性出血,且牛奶是會有”降低”鐵質吸收率的影響。
一般會建議一歲以前的孩子不適合喝牛奶。而2歲之後喝牛奶建議輔以起司、優格來獲取足夠的奶類營養,這樣不但可以獲取足夠的奶類製品,也不用擔心過多的牛奶會導致鐵吸收率的降低及胃部損害。
週歲以後的孩子,正餐好好吃,營養才能均衡。奶只是附屬品,而不是營養品,千萬別因為孩子吃得不好,就多給孩子好幾瓶奶。
在台灣,很多家庭,常常還聽見讓孩子每天喝奶的量高達600CC以上,這讓我們在臨床這些人非常擔心,因為配方奶裡的鐵,生物利用度約只有4%~10%能進入孩子的血液中,也因此巿售配方奶中須增加鐵質的含量,孩子喝多了,就容易造成腎臟的負擔。真的要讓孩子,從正常的飲食中,好好得把身體需要的營養吃進去。
人體對於鐵的吸收是空腹時效果最好,家長們可以早餐搭配麥片(富含鐵營養)、主食就盡量以肉類、魚類等高鐵質的食物為主。另外,若是素食習慣的家庭要更注意孩子鐵質吸收的問題,因為植物性的鐵質較少,且比動物性鐵質不好吸收。
若孩子有「幼兒缺鐵」和「幼兒缺鐵性貧血」的問題,除了改善飲食習慣之外,可能還需要搭配由醫生開的”鐵補充劑”,且要定期到醫院做血液檢查追蹤,並持續長期的追蹤孩子的身體狀況、學習上的表現、動作表現和認知。而「幼兒缺鐵」和「幼兒缺鐵性貧血」對孩子的影響將取決於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 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行為和學習、認知上的問題。 而且這些影響有可能是即使後來改變飲食習慣、增強鐵營養都不能改善的(所謂的不可逆的影響)。
孩子鐵質的吸收從何而來?
基本上,孩子出生後,以母乳餵養輔以副食品就能夠替孩子補充鐵的需求量。以母乳來說,雖然鐵含量不如配方奶這麼高,但是母乳對嬰兒來說的吸收率是最好的,生物利用率是最高的。六個月以下的嬰兒,一天所需的含鐵量只需0.27毫克/天。
他們大部分能夠靠胎兒期間從母體吸收到的營養來維持。但當孩子大於六個月,鐵吸收量就會急遽上升至11毫克/天,因為胎兒時期的鐵儲存量已消耗殆盡。而常常這時候,孩子也還不能進食太多富含鐵營養的食物(肉類、魚類、穀物),就會出現「幼兒缺鐵」和「幼兒缺鐵性貧血」。
所以,孩子在一歲以前,應強調母乳餵養或富含鐵營養的配方奶,尤其是在六個月大之後,副食品中鐵質的補充就顯得相當重要!
當孩子一歲後到三歲期間,鐵質需求量大約是7毫克/天,4~8歲是10毫克/天,9~13歲是8毫克/天,這些年紀的孩子都可以由各式各樣的蔬菜、穀物、肉類,來補充孩子所需的鐵營養。
另外,維他命C是能有助於鐵營養的吸收,因此添加副食品起多攝取富含維他命C的蔬果也是相當重要的,而”牛奶”、”茶葉”及”咖啡”是會降低鐵吸收率的。
※各類含鐵食物詳見下表。
富含易吸收鐵質的食物 較不易吸收的鐵質(需搭配維他命C以利吸收
母乳
肉類(牛肉、豬肉、雞肉)
魚類(富含油類的,如鯖魚、金槍魚)
肝(豬肝、肝肉醬)→含有極高營養,一週不超過一次。
蛋黃 穀物麥片
麵包
馬鈴薯
花生
深色蔬菜(花椰菜、波菜、空心菜等等)
但在正常狀況下,幼兒缺鐵是可以預防的
1.嬰幼兒一歲以前主要以母乳或含鐵配方奶餵養
六個月大後的嬰幼兒對於鐵質的吸收需求量是很大的,須從飲食上加強補充,每天也應攝取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幫助鐵質吸收。
2.孩子喝牛奶不可過量
1~5歲的幼兒每天牛奶攝取量不可超過600ml。
3.提供孩子足夠的鐵營養食物
早餐不知道要吃什麼嗎?多吃點麥片、穀物吧!主食就以肉類為主吧!
4.各種青菜蔬果乾糧都能提供鐵質營養
全穀類、花椰菜、菠菜、豌豆、豆類、麵包。
5.素食者請務必更注意孩子的鐵質吸收
因為肉類富含的鐵質比植物含的鐵質更容易吸收,家長可能需要另外添加鐵強化食品,以滿足孩子的鐵質需求。
穩定適當的飲食習慣,對所有的孩子都很重要。 從小就建立孩子正確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頗,將有助於預防「幼兒缺鐵」和「幼兒缺鐵性貧血」,也有利於孩子的各項發展。
                            本文摘自《天才領袖》
作者:王宏哲
 

~寶寶黏人,不是媽媽的錯! 研究:嬰幼兒期的安全感,影響長大人際關係
你的孩子黏人嗎?黏不黏,其實是一種「依附關係」發展,在1歲時會達到高峰,一直到1歲半,但有些孩子到3、4歲還是會黏人。研究發現,擁有「依附安全感」長大的寶寶,之後比較快樂、合群、容易信任別人。而「矛盾型依附」長大的孩子(一離開媽媽就沒安全感,什麼都退縮不探索),不利於之後的社交發展。
所以,小孩黏不黏人,是天生的,跟親餵母奶沒有關係;孩子只要媽媽,不要別人,也不是媽媽教錯。大家愈批評孩子黏的對象,孩子反而愈沒安全感。
因此,當孩子很黏人,別浪費時間在批評「餵母奶」、「怪媽媽愛抱」,而是大家要努力找出教育「予盾依附」、「沒安全感」孩子的方法,快看這篇分析,能幫助很多父母教養~
0-5歲孩子社會發展表
 
非社會性:依照接受到的刺激而產生基本的情緒反應
無辨識依附:雖須依附親人照顧,卻沒有真實的辨識性,因此只要有人逗他,他都就會笑得很開心。
特定依附期:熟悉父母就是安全堡壘,並鎖定在安全堡壘周圍放心玩耍。比如放寶寶自己玩時,約半分鐘或1分鐘,他會回頭看看媽咪還在不在。(依附關係建立的重要時期)
多重依附期:除認識父母是安全堡壘外,也可辨識到父母以外的親戚朋友,包括保母、祖父母、手足、阿姨、姑姑等親友。
但其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建立良好的安全依附關係!!!!!!!
兒童時期的依附關係影響長大後的人際關係
Dr.Main的實證研究顯示,孩子在十八個月大時所呈現的依附型態,可以預測到他/她十八歲成年以後人際互動的依附型態。
 
兒童時期的依附型態
(1)安全型(“Secure Attachment Style”):約有65%為此型態
這一型的孩子在母親離開,單獨留在陌生的情境時,孩子會焦慮,甚至會哭。過了一陣子,孩子會漸漸安靜下來,當母親回來時,孩子張開雙手,期待被母親抱。母親一抱,他就滿足地在母親懷中安靜下來。過一陣子,他會再度去探索他的玩具世界。
觀察發現,安全型孩子的母親,都十分稱職,她們有十分敏銳的心,懂得適切地滿足孩子身心的需求,需要被撫慰就安撫,需要空間去探索就給所需的空間。在這樣安全的依附情境中,孩子能發展出安全感,也能漸漸學會在焦慮時自我撫慰。
(2)逃避型(“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約有20%為此型態
這一型的孩子在母親離開時好象沒有什麽反應。事實上,當研究者在這些孩子身上裝上生理反應回饋測儀時,發現這些表面上若無其事的孩子,心裏焦慮的程度更甚於安全型的孩子,只是他們學會壓抑、否定,並隱藏自己痛苦的情緒。這些孩子在母親回到房間時,並不像安全型的孩子會迎向母親,他們不會伸手要母親抱,也不期望母親會抱他們。
(3)焦慮/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Style):約有10%為此型態
這一型的孩子在母親離開時放聲大哭,放下手邊玩具,緊追母親不讓她走。母親離開後他無法安靜下來,也無心再玩。母親回來時,他馬上跑向母親,一面要母親抱,一面又打母親,生她的氣。被母親抱在懷中,過了許久仍無法安靜下來。最後又回到地上玩耍時,他不像安全型的孩子能專注、放心地玩,他會一直看著母親,生怕什麽時候母親又溜走。
觀察發現,這一型的父母雖愛孩子,他們的情緒卻較不穩定,對孩子的反應也不一致,多變而難以預測。例如,當父母心中寂寞、焦慮時,則不管孩子當時是否需要心理空間,父母會黏著孩子;但若當父母陷入自己低潮的情緒之中時,則不管孩子是否需要,他們也不給孩子注意力或愛的響應。在這樣不穩定的心理環境之中,孩子較容易變得焦慮不安。
成人時期的社交關係
(1)安全依附型態(secure attachment)
認為自己是可愛的、值得被愛的,他人也是值得信任且會給予自己回應的,這種人在人際關係中能夠獨處,同時也能享受親密。
(2)排除依附型態(dismissing attachment)
這種人對自己抱持著正向的看法,但是卻不信任其他人,為了保護自己,他們會逃避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傾向於保持界線與獨立。
(3)焦慮依附型態(preoccupied attachment)
這一種類型的人對自己的看法是負面的,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但他們卻對其他人抱持著正向的看法,認為他人是值得相信的。但是這種人因為對自己的自卑,認為其他人比自己好,因此在關係中很擔心會被拋棄,必須不斷尋求他人認同以獲得肯定。
3歲前的依附關係是孩子建立社交情緒的關鍵
該如何幫寶寶建立良好的情緒管理呢?良好的依附關係就是關鍵。
不好的依附關係,會影響寶寶未來的同儕關係,讓孩子在同儕關係的表現發生困難,舉例來說,一個冷漠的母親,她就比較無法讓孩子擁有良好的依附關係。
諸多心理學家指出,0~1歲嬰幼兒最重要的發展任務,就是「對人的基本信任」。
也就是說,父母對寶寶的關心、呵護、照顧等行為,可讓孩子生起對母親(第一個頻繁接觸的人)產生無比的信任與依賴,進而也容易產生自我信心。相對的,如果依附關係相處不當,後續的同儕關係也就會陸續出現問題。
5大遊戲,陪孩子玩出社交力
研究證實,與父母互動越多的寶寶,小腦袋瓜會越聰明!當孩子隨年齡增長,活動量表現也越來越大時,該如何陪孩子玩,這篇提供幾個遊戲方法。
1.聲音辨識遊戲
和孩子互動時,音調多加變化,生氣可以低沉,開心可以高昂,讓孩子能清楚分辨情緒變化。
2.給予不同的環境刺激
多外出接觸大自然、親子館,和其他孩子互動。較怕生、適應較長的孩子,爸爸媽媽應從小團體開始,別急著”推”孩子去互動,讓孩子多觀察,爸爸媽媽從旁講解。
3.假扮遊戲
扮家家酒、角色扮演(亦可從繪本的故事內容中,選擇扮演的角色,家長甚至可以選擇孩子較易遇到或不喜歡的情境來做扮演,例如:看醫生打針、剪頭髮、看牙醫、上幼稚園、去公園玩等)
4.玩比手畫腳遊戲
這樣的遊戲可以培養孩子豐富的肢體表情,也可以讓孩子不用透過語言,就能了解他人的想法,這對心智解讀能力的培養和同理心的建立相當重要。
5.大動作視覺遊戲
丟接球、拍氣球、踢足球、追泡泡或雙手拍泡泡等,有助於社交活動進行時的持久。
#最重要的還是家長多陪伴擁抱,多觀察孩子、跟孩子互動!別因為想培養孩子早點獨立,學齡前就積極減少擁抱和陪伴唷!
                           

本文摘自《天才領袖》
作者:天才領袖團隊
 

~黃瑽寧:三種依附關係,你家孩子屬於哪一型?(上)  

父母與孩子的依附關係,會影響一個人未來的情感模式,也就是說,希望孩子將來談戀愛時,能遠離恐怖情人,甚至自己不要成為別人的恐怖情人,從嬰兒期就要開始打好根基。
社會版令人心碎的新聞:十七歲的小雨,只因為男朋友與她分手,哭了一整夜後,竟然選擇跳樓自殺。二十歲的阿明,無法忍受前女友與其他男生曖曖昧昧,藏著兇器到宿舍談判,情緒失控之下揮刀砍了女孩,成了殺人兇手。
或許此刻的您,心裏正嘀咕著:「黃醫師,我的孩子年紀一個才剛上幼兒園,一個才剛上小學,這些情殺案件,距離似乎有些遙遠。等他們青春期後,我再來擔心這些事情吧。」
好吧,那麼我改說幾則身邊發生的親子日常相處故事,大家聽聽看熟不熟悉:
三歲的大寶,已經上幼兒園三個月了,但每天上床睡覺之前,都還是會哭喊著不想上學。早上哭哭啼啼的到了校門口,大寶總是要反覆確認:「媽媽妳會來接我嗎?妳會第一個來接我嗎?」即便媽媽再三保證,大寶依然面露恐懼,不肯放開媽媽的手。
七歲的小安,坐在餐桌上掉淚,因為媽媽說沒吃完青菜不准下桌。母女僵持了一小時後,媽媽說:「算了,不吃就收起來!」小安聽了,竟沒有因此而破涕為笑,反而放聲大哭,叫喊著:「我吃得完!不可以收!」
十歲的威威,明明沒有做錯事,卻在學校被老師冤枉,罰不准下課外加抄課文十遍。他悶悶不樂的回家,媽媽問:「你幹嘛臭臉?」威威看了媽媽一眼,欲言又止,最後聳聳肩,走進房間說:「沒事。」
大寶、小安和威威,和父母的親子關係似乎都出現了一些問題,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嚴重,但是這些焦慮,或不安全的依附關係,卻是心理學研究中,可能會影響未來男女交往,或者夫妻關係的潛在因子。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將來談戀愛時,能遠離恐怖情人,甚至自己不要成為別人的恐怖情人,能夠有個健康而穩定的親密關係,或許不能等到青春期,而是「現在」就要開始打好根基。
父母與孩子的依附關係,會影響一個人未來的情感模式,證據來自二十世紀以來,與「依附理論」相關的眾多研究。
依附理論的萌芽
依附理論的始祖,是上一個世紀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鮑比在1940年代,輔導了一群犯罪的少年,他發現這些孩子不僅喜歡偷東西,而且對於任何人都不信任,人際互動也非常冷漠。好奇心的驅使下,他訪談了其中四十四位孩子,才得知這些孩子所成長的童年,大多是與母親分開,甚至是被母親遺棄的,於是他將這些訪視內容,整理為一篇名為《四十四個少年小偷:他們的性格,以及家庭生活》。在這一篇早期的研究報告中,鮑比劃時代的提出現代依附理論的雛形:童年時期親子依附關係的好壞,會影響未來的性格與人際互動。
這個觀念在現代人聽起來,似乎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發現,然而在那個行為主義當道的年代,這項說法遭到許多心理學家的訕笑。在當時,親子關係不僅不被重視,甚至一個媽媽如果給嬰兒親親抱抱,還會被醫生糾正,說口水細菌很多,只有愚婦才會親小孩。寶寶出生之後,心理學家建議媽媽早早訓練寶寶自己睡覺,上學後最好通通住校,這樣才能砥礪出獨立自主的堅強人格,這是二十世紀初育兒的主流思想。
然而約翰•鮑比卻不這麼認為。在他的觀察中,從嬰兒時期一直到兒童期,孩子與母親(或其他可依附的家人,比如說父親,祖父母等)如果能建立一個溫暖、親密、而且長久的關係,對於大腦的所有發展都有益處。同理可推,如果照顧者長時間與嬰兒分離,再次見面時嬰兒所表現出的生氣、憤怒、甚至對照顧者拳打腳踢的行為,正代表著他因分離焦慮,由愛生恨的情緒發洩。上述的「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一詞,現代父母皆耳熟能詳,其實就是來自鮑比1959年的同名學術論文。
三歲定終身,關鍵在出生後的三個月!
約翰•鮑比是依附理論的鼻祖,但是讓依附理論發揚光大的第二把交椅,其實是他的學生瑪麗•安沃斯(Mary Ainsworth)。瑪麗•安沃斯在1950年加入鮑比老師的實驗室,但在1953年,因為丈夫被外派到烏干達工作,她嫁雞隨雞的也只好放下倫敦的學術研究,遠赴東非烏干達的坎帕拉城。
閒著也是閒著,個性積極的安沃斯,決定就地取材,跟身邊的烏干達媽媽們博個感情,觀察一下他們的育兒方法。她每兩週就會去拜訪同一個家庭,每次相處兩個小時,長達九個月的時間,一共蒐集了二十六個家庭的母嬰相處模式。經過她的歸納整理,安沃斯提出了母嬰關係中,重要的三種依附型態:安全依附型、焦慮依附型、與逃避依附型(註1)。
為了證實這三種依附型態的存在,安沃斯在回到美國之後,設計了著名的「陌生情境實驗(strange situation)」,來重現這三種依附型態的嬰兒氣質。這些被觀察的嬰兒都是在一歲左右,安沃斯請媽媽暫時消失不見,由陌生人照顧幾分鐘,然後媽媽再度出現,此時由嬰兒的反應來判斷,這些嬰兒屬於哪一種依附型態:
1. 安全依附型:當媽媽離開時,嬰兒呈現可接受的哭泣;但在媽媽回來之後,嬰兒快速的從媽媽的擁抱中得到安撫,然後繼續探索環境。
2. 焦慮依附型:當媽媽離開時,嬰兒有強烈的分離焦慮;媽媽回來之後,嬰兒雖然想要擁抱,卻是對媽媽拳打腳踢,甚至咬人。
3. 逃避依附型:當媽媽離開時,嬰兒會四處張望尋找媽媽;但是等媽媽回來後,嬰兒卻對媽媽的擁抱沒什麼反應,甚至還會逃避。
安沃斯的研究除了定出嬰兒的三種依附型態,也狠狠的賞了行為主義派的心理學者一個巴掌。她發現出生前三個月較常被擁抱的嬰兒,反而在一歲時較不黏人,更容易建立母嬰的安全型依附關係。另外,享受於親餵母奶的媽媽,也比較容易帶出安全依附型的嬰兒(請注意,重點在「享受」,而不是母奶)。安全依附的嬰兒所擁有最大的關鍵,就是媽媽對嬰兒需求的敏感度;只要媽媽在前三個月願意多認識嬰兒,多猜猜他們在想什麼,盡力的去滿足寶寶,那麼在一歲的時候,嬰兒就比較少哭鬧,比較多表情,比較多手勢,也發出比較多聲音。
俗話說三歲定終身,安沃斯的研究告訴我們,關鍵在出生後的三個月!
依附型態是否被從此定型,關鍵在於父母
為什麼嬰幼兒時期的依附關係,可以影響如此深遠?其實這概念並不難理解。當脆弱的初生嬰兒發出某種需求訊號時,照顧者若願意主動的回應,而且反覆嘗試理解,久而久之,大腦就會產生被愛與接納的安全感。當這種信念深入潛意識之後,將來就算與母親短暫的分離,也不會讓情緒波動太大,大腦仍然可以正常的運作。
但另外兩種通稱「不安全依附型」的嬰兒,雖然也同樣發出需求訊號,卻因照顧者為了訓練的目的而「刻意忽略或否決」,比如說這個也no不可以,那個也no不可以,進而讓嬰兒大腦無法得到滿足的回饋。久而久之,某些嬰兒就會變成「恐怖情人」,對分離產生強烈的焦慮與不安全感,或者乾脆放棄被回應的期待,你不理我就算了,我也懶得理你。
現在請大家仔細的想一想:人生中第一個親密關係,不就是和父母之間所建立的親情嗎?如此關鍵的親密關係經歷,若因失敗而走向焦慮依附型,或逃避依附型,將來長大之後,潛意識裡會用什麼心態,來面對同樣是親密關係中的男朋友、女朋友、丈夫、或是妻子呢?(待續,請看下篇:別讓孩子成為下一個恐怖情人)
註1: 當初使用的分類是安全依附、不安全依附、和尚未依附,日後才演變為目前常用的這三個名詞。


黃瑽寧:別讓孩子成為下一個恐怖情人(下)

從嬰兒時期的依附關係,進一步影響了親子間的依附關係,再進一步影響談戀愛時的親密關係,這是這半個世紀以來,依附理論所發掘出來的現況。
心理學家發現,童年時期被定型為不安全依附的孩子,長大之後也會用類似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嬰兒。康乃爾大學的哈姍教授(Cindy Hazan)與加州大學的沙弗教授(Phillip Shaver),比照三種嬰兒依附關係,對應到戀愛的男女關係中,發現彼此之間也具有高度的關聯性:
1. 安全依附型情人:與另一半相處時會感到心安,當對方難過時會給予安慰與支持,自己難過時也會主動尋找另一半訴苦。兩人分離時,可以專注於自己的生活,而不會感到焦慮。
2. 焦慮依附型情人:與另一半分離時會心神不寧,做什麼事都不對勁,會奪命連環打電話討拍,無法被滿足時就歇斯底里。真正見到另一半時,心裡明明很開心,卻一定要說一些傷人的話,把對方推開。
3. 逃避依附型情人:對愛情的態度就是「假裝自己很獨立」,自己有需要時不願意尋求幫助,另一半有情緒時也傾向袖手旁觀。他們會批評他人的親密關係是一種軟弱的表現,但潛意識裡其實也是渴望著依附關係,只是他永遠在逃避,不肯將自己的真心交出來。
4. 混亂依附型人格(由安沃斯之後的心理學家所歸類出的第四種依附關係):這一類情人最為悲慘,因為童年時可能愛他的人,卻也同時鞭打他,導致他們會像飛蛾撲火一般,錯亂的無法分辨被愛與痛苦。這類人格最容易被困在家暴中無法自拔,又或者,成為施暴者。
如同我們之前所提到的,人生中第一個親密關係,就是和父母之間所建立的親情,若走向焦慮依附型,或逃避依附型,將來長大之後,有很高的機率,會用相同的親密關係模式,面對交往中的男朋友、女朋友、丈夫、或是妻子。從這個角度來思考,現今性教育的倫理課題當中,或許就是少了這一塊關鍵的拼圖。
當然,男女交往訂下共同遵守的規矩很重要,但是當青少年第一次愛上異性時,還是會無法克制地,把過往的依附關係模式,從記憶深處翻出來投射而出。行為可以被教導,界線可以被規範,但潛意識中對愛與親密關係的渴望或恐懼,卻是騙不了人。而所有愛情中最深層的痛苦,都是來自對依附關係的失望和傷害所造成的,不是嗎?
孩子的行為問題,始於親子不安全的依附關係
如果希望我們的孩子,未來能擁有安全依附的關係,文章的一開頭(三種依附關係,你家孩子屬於哪一型?),我舉出的實例,就需要爸爸媽媽認真思考一下,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三歲的大寶,媽媽雖然很愛他,但對於孩子的需求,卻總是以交換條件當作籌碼:「你如果做好A事情,我就會給你B;如果你現在乖乖聽話,我才會給你抱抱。」或許媽媽小時候,外婆也是這樣教育母親,於是這種遺傳而來的不安全依附關係,就會讓大寶永遠不敢確定「今天我的表現夠好嗎?能夠換取媽媽準時來接我放學嗎?」
七歲的小安知道:只要吃完青菜,就能討好媽媽。但是,她的身體卻痛恨青菜到了極點,即便只吃一口也是難以下嚥。小安希望得到媽媽的愛,卻必須要先接受痛苦,她年紀還太小,不知如何解決這種矛盾,所以她默默的坐在餐桌上發呆。當媽媽收走青菜的時候,小安驚覺媽媽可能要把「愛」收回去,所以放聲大哭,希望媽媽把青菜留下來。這是一場無解的難題,而且會在親子之間,逐漸形成一個不安全依附的氛圍。
十歲的威威,絕對不是因為青春期快到了所以對媽媽臭臉。所有的青少年都知道,對父母不願分享、隱瞞情緒的最主要因素,是長期以來的溝通挫折所造成。反正跟你講了也沒用。多講還要被多數落一次。爸媽總是心不在焉,都在忙自己的事。如果你們對我的感覺不是那麼在乎,那我也不在乎你們的感覺好了,要滑手機大家一起來滑,誰怕誰,我自己一個人也過得很好。
修正依附關係的六個原則
當然,我們不能把所有未來的親密關係問題,通通歸咎於童年時的陰影。2016年丹佛大學的一項研究就發現,雖然過去的親子關係不盡完美,但人是可以隨著生活經歷的改變,幸運遇上對的人,談一場美好的戀愛之後,改變了親密關係的面貌,成為懂得享受安全依附關係的個體。但是父母們可以想一想,為什麼我們要將下一代親密關係的主導權,交給未來其他人來影響呢?孩子目前就住在家裡,和我們朝夕相處,他們的感情與婚姻幸福,此時此刻正是掌握在我們父母的手裡。如果我們能夠提供孩子一個安全依附的親子關係,至少可以確定他們將來談戀愛時,不會傷害自己,也不會傷害別人。
提供孩子安全的依附關係,首先父母要自己擁有安全的依附關係。如果夫妻感情已經傷痕累累,但還有救援的可能時,趕快找婚姻家庭的心理諮商師,做密集的輔導,再來面對孩子。如果家長開始警覺自己與孩子的相處,已經是屬於不安全的依附關係,我們可以一步一步的修正,簡單的原則包括:
1. 正向鼓勵:說一句糾正的話,就要補上七句正面言語的一比七原則。
2. 忽視無傷大雅的調皮搗蛋,溫柔而堅定的規勸少數嚴重犯規行為。
3. 讓孩子慢慢說出心裡的感受或困難,打開耳朵傾聽,閉上嘴巴少說。
4. 當孩子明顯在排斥分享時,告訴孩子「父母也正在學習改變中,我感覺你正在拒我千里之外,但爸媽真的很願意傾聽你心裡的想法。」
5. 其他的溝通替代方案,包括手寫取代口述,或者讓孩子從「高興、難過、生氣、害怕、喜愛」等等選項中,找出一個最符合心情的答案來破冰。
6. 只要發現自己失控了,讓孩子感到害怕溝通時,記得事後道歉、道歉、再道歉。
不論是兒童或是成年人,擁有安全依附關係的比例人口,大約只有六成左右,而最極端的那些不安全依附者,未來可能在愛情的路上,就會走得非常崎嶇波折。如果希望孩子未來能夠幸福快樂,為人父母是責無旁貸,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努力重建與孩子的安全依附關係吧!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
作者:小兒感染科 黃瑽寧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粉絲團)

 

葉勝雄:嬰幼兒便秘,檢視5大生活習慣
嬰幼兒的排便狀況,是許多爸媽十分在意事怕寶太長時間沒有會秘怎麼辦 嬰幼兒的排便狀況,是許多爸媽十分在意事怕寶太長時間沒有會秘怎麼辦 嬰幼兒的排便狀況,是許多爸媽十分在意事怕寶太長時間沒有會秘怎麼辦 嬰幼兒的排便狀況,是許多爸媽十分在意事怕寶太長時間沒有會秘怎麼辦 嬰幼兒的排便狀況,是許多爸媽十分在意事怕寶太長時間沒有會秘怎麼辦 ...... ?別緊張, ?別緊張, 聽葉勝雄醫師怎麼說。
當寶寶飲食方面油脂、水分都夠,纖維的量也確定攝取適中,仍然還是有便秘的情況,就有可能要從生活習慣中檢視,是什麼原因造成寶寶便秘,以下針對嬰幼兒便秘問題,可能造成便秘的五種生活習慣,提供給父母參考
破解嬰兒便秘,檢視5大生活習慣 接近一歲左右,寶寶開始會因為各種因素而忍住大便,例如:貪玩。甚至不需要任何原因,忍住大便這件事情本身,對寶寶來說可能就是一個有趣好玩的遊戲或挑戰。
對寶寶來說,他感覺到的是「便意」,當大便被忍住而「便意」隨著時間消失時,寶寶可能就以為大便也變不見了。經驗上,一直要到三歲之後,小孩才比較懂得如果今天不把大便大出來,改天終究還是要大,而且可能更難大。
1.累積多天才上 有些比較大的小孩因為貪玩,捨不得把遊戲的時間用來大便,所以會忍住。等到過了好幾天終於忍不住時,才好不容易大出來。
像這樣的小孩,可以在早餐或晚餐之後,提醒他們要大便,或者規定他們一天當中有一段時間(約十分鐘)要坐在馬桶上,就算沒大出便來也不能去玩。
這種情況也常發生在出去玩好幾天的時候,因為環境和家裡不一樣,作息可能也不同,本來養成的規律突然被擾亂,所以要適時提醒。
2.用力憋便 常發生在一到三歲的小孩,因為用力憋便的表情和想要大便的表情一樣,很容易被家長誤以為是想大便卻大不出來。但其實還是可以從小孩的動作看出端倪,用力憋便常見的動作是雙腿夾緊、剪刀腳、站著上半身微向前傾或直接趴在沙發上、找個沒有人的地方躲起來等=…等。
把小孩抱起來,握住小孩大腿打開來的姿勢(像自然產產檯上的姿勢),有助於排便。但如果小孩想憋便時,這個動作他們會相當排斥,哭鬧抗拒,因為會害他們憋不住。
3.表達能力與大便 很多家長沒有察覺小孩憋便,是因為小孩的表達能力慢慢才進化。一開始小孩只會說「我想大便」,但這有可能是「我想大便,可是會痛,所以忍住」的意思。要完整表達憋便的這三個層次,一般要到三歲以上才有辦法。
就像很多還包著尿布的小孩,當他們跟你說我要尿尿的時候,可能已經早就尿完一陣子了。因此處理用力憋便的問題時,除了「聽其言」,還要「觀其行」,才能知道小孩面臨的是什麼樣的問題,治療的方向才會正確。
4.打斷疼痛與大便的連結 對憋便的小孩來說,在治療上應避免會讓大便和疼痛產生連結的方式。例如:灌腸,雖然暫時讓大便出去了,但下次小孩可能會憋得更用力。例外的情況是當小孩腹痛,需要排除其他疾病時,先處理便秘看看腹痛有沒有改善,是合理的。
另外,也盡量避免促進腸蠕動的藥物,因為只是讓小孩花更大的力氣反抗而已。至於把小孩抱起來打開大腿的姿勢,仍然會建議,因為小孩雖然會抗拒,但當他大出來的時候,會覺得好像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痛,慢慢也就不會抗拒了。
5.憋不住到放棄憋便 治療上很重要的一個觀念,是對用力憋便的小孩來說,使用軟便藥的目的不只是要幫助他排便,而是要讓他「憋不住」,且在憋不住之後覺得大出來好像也沒那麼痛。觀念上的小小差異,會讓結果大大的不同。
如果觀念上只是要幫助他排便,很多爸媽會在某一次大便大出來之後就停藥,但在停藥之後,又展開了另一次憋便的循環。「憋不住」的觀念是預防下次憋便,所以不是一有大便就停藥,而是要觀察小孩是否還有憋便的動作,等到憋便動作減少或變輕微時,再慢慢調整藥物。
很多爸媽會擔心軟便藥的副作用,其實軟便藥多半不會被人體吸收。因為軟便藥在設計上,如果要有效
的話就要盡量不被人體吸收,才能帶著一定的水量在腸道運行,達到軟便的效果。簡單的說就是「有吃有效,沒吃沒效」,並不會像長期吃促進腸蠕動的藥一樣,如果突然停掉,腸子少了刺激反而變遲鈍。
便秘造成的滲便 此外,除了硬硬的便便,當小孩出現滲便常常會被誤會是拉肚子。但滲便是因為太多硬便塞住腸子,只剩下水狀的糞便可以在夾縫中穿梭,當肚子不小心用力時,水狀的糞便就會漏出來。可以想像硬便像是海岸邊的消波塊,水便像是來回的浪花。
家長的抱怨是常常拉肚子,或是水便常常把褲子弄髒。如果醫生不清楚在滲便之前有便秘的病史,很可能會當成腹瀉來治療。一開始水便或許減少了,但形成更多硬便之後,反而更嚴重。
滲便常常跟憋便有關,如果主因是憋便,則治療上的原則和憋便是一樣的。如果滲便太嚴重,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先灌腸徹底清除一次便便也是可以考慮的方式。
滿月前的滲便 還沒滿月的寶寶也常有滲便的困擾,但原因略有不同。
這時候通常還沒有硬便的問題,主要是餵奶後會有胃結腸反射,或是肚子稍微受到壓迫,水便就跑出來,造成大便次數過多,甚至高達十幾二十次。常常在剛換完新的尿布之後,就又發現尿布上有大便了。
治療上主要是看所造成尿布疹的嚴重度,如果破皮很嚴重,擦什麼藥都不會好,可以考慮在配方奶上做調整。如果屁股的皮膚還撐得住,只是大便次數過多,體重正常成長,那麼其實可以不用太緊張,這只是過渡時期的一種現象而已。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
作者:葉勝雄 (幸福文化《葉勝雄醫師的育兒發燒經》)

小心這四件事,會養出愛唱反調的孩子

 

瑞瑞最近愛跟大人唱反調,面對大人詢問的問題,明明就會,也會故意亂回答或不理會大人,例如問瑞瑞(手指著積木)「這是什麼?」,瑞瑞回答:「木積」!令人很頭痛。

小心這四件事,會養出愛唱反調的孩子

孩子愛唱反調,其實是我們經常不小心會做的四件事而養成的:

A、命令式教養:有時因為時間、情境所逼,直接對孩子下達命令、規定。

B、經常說「不」的大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模仿大人說話的語氣、習慣。

C、有控制慾的小孩:喜歡「控制」,喜歡主導自己的意見及想法。

D、少有同理心的對話:往往大人是站在「對的事情」、「好的事情」上,而忽略孩子的心情與內在的想法。

 

孩子鬼打牆、愛說「不要」的真相,是這個原因

孩子大約在三歲,或更小的時候,就開始喜歡唱反調,因為他們發現「不」這個字的秘密,它代表著可以掌控局面,小小孩對於「控制」這件事的喜愛,可能遠勝於對「物品」的渴望,所以這個年紀孩子的家長常抱怨孩子鬼打牆,一下要車子、一下又不要車子,明明就是想要餅乾,卻又說「我不要餅乾」。

這時候大人最好的解套方法就是「深呼吸」,硬碰硬只會激起孩子更多控制欲望,善用大人的智慧和幽默,通常就能安然度過。

爸媽必知的同理心對話術,解決孩子的「控制慾」、「唱反調」

 

1)孩子控制慾強,跟限制過多有關:

當然,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孩子控制慾望強,通常和被限制過多有關,「不可以」、「不行」等負面詞彙,隨著孩子的語言理解進步,就該被完整句子取代,例如「我們已經講完兩本故事了,現在得睡覺了」。

而命令式的語言「去刷牙、去睡覺」,也應該換成「睡覺時間到了,你應該要去做甚麼呢?」

2)少用「剝奪法」,以提高孩子「位份」取代教養語言:

相信我,剝奪法絕對不是好方法,「你再不去收玩具,那你等一下也不用去公園玩了」,對於唱反調小孩,把「位份」提高是很重要的,「你是很棒的小幫手,可以幫媽媽做家事,現在請幫忙把玩具都收到箱子裡,然後我們等一下一起去公園玩吧!」

這同時也是同理心的親子對話術,讓孩子的「自我」、「掌控慾」降低,增加感同身受的能力。

4)孩子正在負面情緒的當下,爸媽別太計較:

唱反調的孩子也很愛說「我討厭爸爸、討厭媽媽」,大人切記,別跟一個在地球上才幾年的生物計較,直接以教育新人的心態就對了,「你應該要說我不喜歡媽媽叫我吃青菜」、「我不喜歡爸爸一直說我玩具亂丟」,適時的教育孩子他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

 

沒有天生愛唱反調的小孩,學會正確的親子互動更重要

愛唱反調的孩子社交也常出現問題,因為比較自我,所以爸媽可能會發現,孩子似乎比較喜歡找大人玩,和同儕就比較玩不起來。然而不和同儕玩不見得是因為太自我,所以遭同儕排擠,有些孩子可能是因為對自己的標準太高,害怕自己在遊戲中表現不佳,所以逃避不玩。

對於社交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有老師在小團體中引導,從建立關係、模擬遊戲情境,到讓孩子嘗試面對挫折及困難,逐步漸進,就算是失敗、輸了,也要讓孩子知道,好的運動家精神也是值得被讚許嘉獎的。

我們相信沒有孩子天生就是喜歡唱反調、喜歡挑戰大人,很多時候這都是環境與個性交互作用下的產物,因此在爸爸媽媽傷腦筋孩子為何總是唱反調之餘,不妨想想,上述我們所提到的NG親子互動,是否存在於孩子的生活中呢?

本文摘自《天才領袖》

作者:天才領袖團隊

嬰兒能聽懂大人的話嗎?蒙特梭利大師王川華教父母這樣溝通
許多研究實證,從小多對孩子說話、多跟孩子互動,將有助於形塑孩子人格特質、提升語言表達及學習能力。踏入幼教領域已有30餘年、現為中華民國蒙特梭利教育發展學會理事長的王川華老師,和《親子天下》分享她的經驗,告訴家長如何和寶寶說話,對成長發展最有幫助。 語言對寶寶的成長來說,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因為語言具有溝通、形塑意識與意識的功能。溝通是語言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人類透過溝通來表達自我、理解世界,並能將一件具象的事物轉換為抽象的思維,又能將一個抽象的概念,以具象的方式來表達,因此我們可以說語言是一種抽象與具象間的連結,透過連結,進而產生意義。 從上述幾點,我們便可以理解語言的重要性,這也是為什麼我鼓勵父母,要多跟寶寶說話的原因,因為說話的過程,就是透過語言幫助寶寶連結他所看見的事物,進而對他產生意義。 0~2個月:語言先於動作,有助認知連結 因此,從零歲開始,主要照顧者一定要不斷的跟寶寶說話,累積寶寶對聲音、對外在世界的認識,如此一來,他才能夠慢慢地去吸收父母的語言,可以記住特定語言配上特定動作時,產生的意義是什麼,長期下來,就變成他的生活經驗,日後他會不斷的在日常中去實踐這些經驗,並透過經驗來解決問題。
說的內容也相當重要,因此我通常會建議父母,在不同的成長階段,說適合寶寶吸收的語言。在0到2個月的階段,父母可以多用溫暖的語調來和寶寶說話,建立寶寶對語言的熟悉感,例如輕聲對寶寶說:「現在我們要來喝奶哦~」,並盡量少說:「不要、不行、不可以」等等的話。 但是父母要謹記,所有的語言一定要早於動作,如此一來,寶寶才可以連結聲音與動作。為什麼呢?因為寶寶從剛出生的那一刻起,他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離開媽媽的子宮,他還是一個全然自我、不知有他者的狀態,因此在這個階段,主要照顧者在做任何照顧動作之前,都需要加上語言,用聲音來讓寶寶知道自己與世界的連結,不然,會對寶寶造成驚嚇與未知,不理解自己的身上發生了什麼事。 父母可以仔細觀察,長期對著寶寶說話,寶寶在聽見某些話時,便能慢慢自主產生動作,舉例來說,當寶寶聽見要抱他喝奶時,他的肩膀會有點抬起來,他開始有了意識與知覺,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不僅如此,語言也能讓寶寶認識他周遭的環境,所以他的世界會愈來愈大,能慢慢理解別人在跟他說什麼。 但我要強調一點,在陪伴寶寶的過程中,請盡量少用手機,除了螢幕容易對寶寶視覺產生刺激外,也會讓寶寶誤以為滑手機是需要的語言之一。寶寶這時候只會吸收,而不會判斷,所以父母一定要專注在互動的情境中,不要讓手機干擾整個過程。 3~6個月:陪伴寶寶自由探索
到寶寶3個月到6個月大之後,可以開始慢慢轉成比較精確性的語言,並且準備好一個四周都可以讓寶寶抓東西的環境,每當他抓到一個物品,就可以告訴寶寶這個物品的名稱、特質、顏色等等。 這階段的寶寶,也會開始想要咬東西,所以父母盡量準備一個能咬、能吃的環境,對寶寶來說,那是他在認識世界的必要過程之一,父母要做的,便是準備好環境,並在過程中一一給予語言,幫助孩子連結聲音和圖像間的關係。舉例來說,我會準備動物或花朵的圖片、家人的照片,在寶寶抓玩的過程中,告訴他那是什麼,這便是語言學習的第一步。 而父母在過程中只要記得,在陪伴寶寶的那段時間裡,不要預期寶寶能照你希望的方式,乖乖坐著聽你說,而是要全程以他為主,陪他去探索環境,按寶寶的腳步,一步步去認識世界。(賓靜蓀、黃怡菁採訪整理)
本文摘自《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
作者:王川華

責任感非天生!「大人覺得孩子還小」,孩子永遠長不大

有一次帶孩子去親子館,靜態區有許多盒蠟筆,很多孩子一進門就衝去拿筆畫畫。我跟4歲的弟弟説:「你也可以去畫畫,但要記得,你要保護蠟筆不能少,而且用完要回他的家,後面來的小朋友,才能開心的玩。」
弟弟畫完後,很主動的檢查並放回位置。旁邊一個也帶小孩來玩的媽媽,很生氣駡小孩,「玩完都不收,下次就不帶你來了!你看別人都很聽話,都會自己收!只有你這樣!」
其實,我不是在訓練他聽話,我在訓練孩子的「責任感」!
 只是叫孩子「你玩的你就要收!」,有時真的沒什麼用,在孩子玩東西前,就該先預告訴他「自己該負責」的事,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習慣。責任感非天生,沒有責任感的孩子,背後往往都有「覺得孩子還小!」的大人,其實不管孩子幾歲,父母都該找出他可以自己負責的事,你説是不是呢?看看這篇》
3-6歲是責任感的關鍵養成期
如果父母想讓育兒這件事有如倒吃甘蔗般甜美,建議家長,千萬要把握三到六歲,這時期是建立孩子「自我負責」觀念的最佳時機。
自我負責的認知與態度,是能讓孩子受用一生的基礎能力,和記憶型的讀、寫、算教育相較,教會孩子負責任的投資報酬率最高。
一旦孩子在學前階段學習到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上了小學後,父母就有機會看到凡事自動自發的「理想」小學生:早上不賴床、上學不遲到、好學不惓、充滿學習熱情、不用催也不用趕,孩子會自動寫完功課……。
幼兒在二歲前仍是無律階段,較沒有是非觀念的存在,以滿足自我的需求為主,顯現在外的行為不受約束。
但是三歲之後,開始進入他律時期,除了自己,孩子已意識到他人的存在,開始有是非善惡的觀念。
五歲之後,更是可以透過先前的成功經驗,有自律的初步模型,在社會的鼓勵之下,慢慢的形成一個個好習慣。

分齡、分階段培養孩子責任感
⭕️4歲:教生活自理不嫌早
⭕️5歲:提醒大人,當小幫手
⭕️6歲:讓他懂「先做必要的事,再做想做的事」的好處
⭕️7歲:帶著他建立「分析、組織及規劃日常」
⭕️8歲:奬勵自動自發,多於獎勵成績
⭕️9歲:鼓勵他「有責任感是為了你自己,不為了媽媽」
⭕️10歲後:發自內心告訴他:「能對自己負責,爸媽以你為榮!」

五方法,訓練孩子責任感
1.給孩子自主權,練習自己決定、承擔後果
《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作者安妮特‧卡斯特尚(Annette‧Kast-Zahn)建議父母:「關於自己需要什麼,孩子應該逐漸做更多決定,並自己承擔後果。」
我在《教養的秘密》一書中也有提到,教養態度決定性格;培養孩子的自主權,首先要讓孩子先清楚知道「原則」,也記得不要「出手」幫孩子,適時扮演理性的「聆聽者」,讓孩子知道是非對錯,再給予空間學習跟傾聽他們的想法,練習自己決定。
2.訓練孩子自己規劃自己的時間
這個階段的孩子該學習規劃自己閒暇時間的責任。如果孩子一句「我好無聊」,就能獲得家長的陪伴,孩子根本無從認識自己的需求和能力,也不知道該如何和自己相處。
孩子有權無聊,卡斯特尚提醒父母,別允許孩子看電視填補空檔,也不必帶著孩子四處上才藝班。父母可與孩子討論,但請孩子規劃屬於自己的週間遊戲作息表,父母只要在家裡提供屬於孩子的工作桌或角落遊戲空間,讓孩子依自己的安排遊戲。
自由遊戲的時間愈多,孩子愈容易回答「我該做什麼」的問題。
3.獎勵孩子的自律行為,增加彈性思考的能力
4~5歲的孩子,從他律到「自律」,是個重要階段,這階段父母應給予簡單、明確、不難做到的教養指令,4歲左右的孩子「停、看、聽」的能力會大幅增加,亦能幫助孩子思考,增加其衝動控制與情緒控管的能力。
4.三歲開始建立「生活自理責仼感」
孩子三歲進入幼稚園之後,許多家長常有「早晨焦慮症」,孩子太晚起床、穿衣服拖拖拉拉、吃早餐也慢吞吞。
卡斯特尚認為,父母的責任是將孩子準時送到學校,至於孩子是否穿戴整齊、頭髮梳好、有時間從容不迫的吃早餐,家長可以交給孩子自己決定。孩子覺得自己「有責任」時,早上就不再有理由胡鬧。
5.訂下明確的家規
幼兒需要規矩、限制、界限,才能學習自我控制,了解不能總是率性而為。《我家幼兒教養好:3~6歲》作者蕯爾‧賽維爾指出,孩子其實很需要成人為他們訂定規矩,規矩可以做為支柱與指引,讓孩子了解什麼才是良好的態度與正確的行為。
但給予幼兒的規矩和要求必須非常具體,賽維爾在書中舉例,如果父母說「去把房間整理乾淨」,就是模糊的要求。
對孩子而言,「把房間整理乾淨」的意思並不清楚,他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讓房間變乾淨。所以明確的要求應該是:「先把玩具收起來,再將地板上的衣服掛起來,把房間收乾淨。」
父母也必須讓孩子了解違反規矩的後果,這能讓孩子知道如何做決定:正確的決定會得到正面的結果,錯誤的決定則會是負面的後果。
例如,給孩子蠟筆前,可以先提出明確的要求:「要畫在紙上,如果畫在其他東西上,就要沒收蠟筆。」
如果家長想要孩子學會負責任,必須堅定的執行自已所立下的規矩。當孩子知道你言出必行,才會認真看待你對於違反規矩的警告。
而一旦孩子開始試著自己收玩具,在餐廳吃飯有禮貌,就寢時間到了也不拖拖拉拉,家長可以讚美孩子,讓他知道自己長大了、漸漸具有責任心,對家裡有所貢獻。
本文摘自《天才領袖》
作者:王宏哲

小小孩打人,2歲前就要教,不然4歲會養成出手的壞習慣
常常有家長問我關於孩子出手打人的問題,尤其是很多孩子在1到3歲或剛進幼稚園的時期,就會動手,爸媽深怕孩子從此就這樣養成壞習慣,更擔心未來人格的發展。
其實,雖然有些是孩子的個性氣質問題,但我常發現,還真的有些孩子是行為的問題!既然有媽媽問到小小孩打人,我就幫大家分析一下~
1.嬉鬧的打人,興奮的表現
2.反擊的打人,東西被搶,地盤被侵略
3.引起注意的打人,覺得被忽略太久,所以要演一下
不管哪一種,都該教,不然會成習慣

小小孩打人的原因
孩子出現打人的原因可能有:
1.不當模仿:
不論是親朋好友或鄰居的孩子,只要有過動手的行為(也許嬉鬧的打,也許是懲罰的打),對於模仿力強的孩子,看在眼裡,當然會學起來,甚至是電視、影片中的情節,孩子也照學。
不難發現孩子覺得打人反而開心,生氣情緒來時也會打人,因為他腦袋瓜看到的情景就是這樣。
但最常發生的,孩子家長的體罰,孩子看到的是家長生氣,所以打人,孩子就會在自己生氣不開心時,也出現打人的動作。
2.年紀小力道拿捏不當:
大約一歲左右的小孩,也會出現有打人的舉動,特別是本身氣質是反應強度較強、較急躁的孩子,他們的本意可能只是想要大人注意他、大人理解他的需求。
如果大人對於孩子的肢體語言表達敏感度較低,孩子就更會出現這樣的舉動,因為他會發現,只有這樣大人才會注意到我。
3.感統失調:
兩三歲後若有感統失調的孩子,與人打招呼或碰觸因為力道控制不好,就很容易被誤解是打人;另外感統失調的孩子也會比較容易控制不了自己的衝動情緒,也容易出現打人的行為。
4.生氣但語言表達情緒能力不足:
例如兩三歲的孩子與同儕遊戲,結果玩具被搶,這個年紀的語言表達能力沒有肢體動作來得靈活,因此很容易直接以行動表示情緒。
5.不小心被大人強化了:
年紀小的孩子與大人互動遊戲的過程中也可能不小心出現打人的行為,這時候如果大人反應不當。
例如”咦!你怎麼打阿公咧!”孩子會發現這個行為達到的結果很特別,就會一再嘗試而變成習慣。
小孩不打人教養8方法
1.斷絕環境中的模仿源:
盡可能在孩子未建立好同理心(大約5歲)之前不要接觸任何有關暴力的遊戲、影片會甚至和會打人的孩子一同遊戲,雖然很多家長都會告訴我,他們都有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
但對於年紀小,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你越是告誡,他們越是想嘗試,他們就是這麼衝動,不會想到這個舉動帶給別人的感受是甚麼,更加不會有感同身受這件事,所以預防勝於治療。
2.大人越是生氣時越要冷靜:
”打”這個懲罰方式絕對不適用於這個年紀的孩子,當孩子做錯時,大人可以冷靜的要求孩子”你被判出場了,你犯規打人,請去隔離區罰站”。
大人的情緒千萬不要隨著孩子一起高漲,因為你就是要讓孩子學會你的情緒控制能力,孩子才不會情緒一來就衝動的出現攻擊行為。
3.如果可以請在孩子打人前阻止他:
利用「紅綠燈」的概念教導孩子面對事情的處理方式:
(紅燈)您抓住孩子的手,停住孩子的動作
(黃燈)讓孩子想想看這個舉動可以嗎?引導孩子想想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綠燈)讓孩子去執行對的行為。
例如孩子玩具被搶,可以教導孩子說”這是我的玩具,請先還給我”。
4.應重覆演練對的行為:
如果孩子已經打人了,除了請孩子道歉,也要請孩子重新演練一次正確的應對方式,才不會一碰到類似狀況,孩子只會用打人的方式回應。
5.找到發洩管道:
平常也能幫孩子找到可以宣洩的活動,像是揉紙、拉黏土、打球等等
6.衝動控制遊戲:
有些遊戲也可平時在家玩,增加孩子控制自已行為的能力。
例如:1.2.3木頭人(指令要簡單點,媽媽一回頭,就蹲下)、鏡子遊戲(媽媽摸鼻子,孩子就要摸鼻子)。
更多衝動控制的遊戲就在我的第二本書”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兒童發展專家的21堂大腦潛能課”!
7.增加感覺統合刺激:
增加活動量(每天應有一小時的大肢體活動),刺激本體覺及前庭覺,穩定情緒。
透過觸覺刷或觸覺黏土的遊戲活動,穩定情緒,增加專注力。積木、攀爬等活動,增加觀察力及釋放放孩子的體力精力。
8.故事教學:
利用繪本或觸覺布書,加強孩子情緒表達能力,也加強觸覺辨識及觸覺調整的能力,例如感覺統合操作布書,繪本如我介紹過的,家有生氣小恐龍、我的感覺等……關於情緒表達的書都很適合來來引導情緒宣洩。


本文摘自《天才領袖》
作者:王宏哲

~美最新醫學研究:3C用得少,幼兒語言發展愈成熟
美國最新一項醫學研究指出,使用3C的時間,對於幼兒大腦發育息息相關,也呼應了醫學界長期以來呼籲,應限制學前幼兒使用3C的時間。
該研究11月4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由辛辛那提兒童醫院(CincinnatiChildren’s Hospital)讀寫研究中心主任約翰•赫頓(John S. Hutton)主持。研究運用了複雜腦部掃描技術,以擴散張量影像磁振造影(diffusion tensor MRI),評估47名3至5歲健康幼兒的大腦白質的完整性。人類的大腦白質和語言、識字能力有關,這些被研究的幼兒,均來自說英語的中產階級以上家庭。
研究員並記錄下幼兒們的3C使用習慣,以螢幕商數(ScreenQ)量表來分析。螢幕商數量表用於評等兒童3C使用狀況,依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3C使用指南設計,是近年來美國醫學界常用的量表:0分為完全符合該指南--臥室裡禁用3C、18個月以下不用3C、學齡前每天使用3C不超過一小時、使用內容經過家長過濾、不含暴力內容、親子共賞等;26分則表示完全違反該指南--在臥室裡用3C、18個月以下開始用3C、學齡前每天使用3C超過一小時、內容沒有經過家長過濾、使用暴力內容、沒有親子共賞等。
參與研究的3-5歲幼兒,60%有3C裝置
參與研究的幼兒,螢幕商數最低者1分,最高者19分,整體平均為9分。約41%的小孩在臥室中使用3C產品;60%擁有自己的3C裝置。平均每日使用3C時間的差異很大,最少0小時、最多12小時,平
均則為一個半小時。
研究團隊以大腦成像顯示出幼兒神經元的髓鞘形成狀態。包覆在神經細胞間,叫做髓磷脂的脂肪狀物質,能使大腦白質呈現白色。髓磷脂決定神經細胞之間的信號傳導效率,而白質則和語言識字功能有關。
研究團隊比較幼兒的螢幕商數分數及大腦成像,在排除年齡、性別及家庭收入因素後,螢幕商數分數與神經元髓鞘形成明顯相關:使用3C愈少的幼兒,語言技能明顯愈成熟。
當幼兒大腦中的髓磷脂達到一定量時,他就能完成一個發展里程碑:例如,當髓磷脂完全包覆大腦中韋尼克區及部落卡氏區的神經細胞時,寶寶18個月大的語言發展就能達標。韋尼克區主管對文字的理解力,部落卡氏區則主管語言能力。
「神經科學家常說,大腦神經元總是一起開火、一起射擊!」赫頓醫師指出,幼兒與人互動得愈多,那腦神經元之間的連結就愈好,而不論是與人交談,或者其他接觸,大腦就會愈受到刺激。
但研究員想表達的重點並不是「3C不好」或者「讓孩子用3C的父母是壞父母」,而是提醒家長,在學前階段,爸爸媽媽的陪伴是多麼重要,好的教養包括真正的陪伴孩子、互動、一起說話、玩耍、唱歌、問問題與回答問題、還有親子共讀。爸爸媽媽們,不要讓3C產品取代了你在寶寶身邊應有的地位。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
作者:曾多聞
 

寶寶出生後有爸爸積極陪伴與玩耍,在寶寶2歲時,他們的學習速度較快、智力表現較佳,情緒穩定度也較高,原因在於,爸爸的精神與活力會感染寶寶,進而增強他們願意冒險的動機,父親的角色可是不容小覷呢!

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帝國學院及倫敦國王學院研究結果顯示,早期爸爸與寶寶的互動,對孩子成長與學習擁有極為正面的影響,最早在寶寶三個月時,就可看出顯著跡象,這份研究成果也同步發表於《嬰兒心理健康期刊(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此份研究檢視128位來自各行各業的爸爸,與他們3個月大的寶寶互動的影片,並觀察這些孩子在2歲時參加讀書會的狀況,透過孩子認出顏色、形狀等測驗,來觀察記錄他們的學習成果與情緒反應,以下是3大研究發現:

1.爸爸愛與寶寶玩,刺激寶寶學習動力
研究結果顯示不論寶寶的性別為何,爸爸在寶寶出生時,越是積極與他們互動,寶寶長大後的測驗分數越高。

「過去研究大多強調母職對孩子認知發展的正面影響,然而,由於社會角色的發展,近期我們將焦點轉移至父親與寶寶間的互動,研究結果令我們感到驚喜,我們發現出生後幾個月內都有父親陪伴與玩耍的寶寶,學習速度較快、認知表現較好,情緒穩定度也較高,原因是爸爸與寶寶的相處風格通常較為活潑輕鬆,因而間接鼓勵孩子冒險與承擔風險的能力,也進而刺激孩子們的學習動力」倫敦帝國學院研究負責人保羅‧朗強唐尼(Paul Ramchandani)教授說道。

2.爸爸朗讀給寶寶聽,寶寶智力發展較佳
倫敦國王學院凡赫斯塔‧賽斯納教授(DrVaheshtaSethna)也進一步表示:「我們也發現,當2歲的寶寶在讀書會上與較冷靜沉著且性格細膩的爸爸互動時,他們的專注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能力和社交技能都較好,這也顯示閱讀和其他教育活動,有助兒童智力和學習發展能力」。

3.爸爸有自信,孩子品格也較優
「牛津大學研究人員也發現,擁有自信爸爸的孩子,在他們的青少年時期,也較少有行為偏差等問題發生,這份研究點出當爸爸對寶寶的成長參與度高,對孩子的正面影響難以言喻,」賽斯納教授進一步補充道。

由此可見,爸爸與寶寶的良好互動與相處,不只對孩子的智力有幫助,對孩子的情緒與品格方面,更有積極的影響,可別小看爸爸的能耐呢!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

作者:田育瑄

手足不會自動和樂融融,相親相愛的關係需要培養

你童年時曾和手足許多負面相處經驗嗎?研究發現,這並不影響能養育出手足關係良好的子女。「兄友弟恭」並非自然發生,相愛互助的手足關係需要刻意培養。

    能夠排解手足間的爭吵是一回事,養育真正喜愛對方、會選擇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手足是另一回事。

美國東北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勞里·克雷默(Laurie Kramer)創辦「跟兄弟姊妹在一起更有趣」(More Fun with Sisters and Brothers)機構,她從研究中發現,童年時手足經驗負面的母親,反而會養育出手足關係良好的子女。因為這些母親從親身經驗中明白,手足不會自動就和樂融融,相親相愛的關係需要培養,所以更會用心引導子女相處。

克雷默說:「如果你能夠幫助孩子把手足相處變有趣,他們就能克服那些不愉快的部分。」

她和其他專家給家長以下建議:

1.在每天的生活中創造快樂的機會

    你的孩子們分工合作一起做家事,還是各有各的任務?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玩具,也有大家共享的玩具嗎?共享之域讓孩子有練習相處的機會,而不是雖處在一個屋簷下,但就算不理會對方也能過日子。

家長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示範你想要的關係與行為給孩子看。長子或長女尤其會模仿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去對待弟妹。如果你希望孩子尊重對方,你就要尊重孩子。如果你希望孩子對彼此友愛,你就應該慈愛地對待孩子。家長線上教育機構Simply On Purpose創辦人拉爾菲·雅布各斯(Ralphie Jacobs)說,儘管有各式各樣的因素會塑造孩子的行為,家長仍是最大的影響因素。

2.建立正面的家庭文化

    創造一個更快樂、更平和的家庭是每個人的責任。發展心理學家托馬斯·利科那(Thomas Lickona)建議家長,帶孩子一起制定「家庭任務宣言」,藉此來塑造你所希望的家庭文化。例如「當有衝突發生時,我們要試著冷靜、溝通、找出公正的解決方式。」

3.練習自我控制

    練習自我控制有助孩子所有的人際關係,包括手足關係。克拉默說,一個簡單的「暫停、想一想再開口」練習,就可以幫助孩子提升與人相處的品質。即使是小小孩,經過反覆的練習,也能在發生衝突時本能地暫停、思考後再做反應。

4.教導孩子邀請對方一起玩

    你的孩子們會禮貌地邀請兄弟姊妹一起玩嗎?如果不會,你需要教他們。手足關係跟所有的人際關係一樣,都需要經營,並非「哥哥姊姊就一定要跟我玩」。讓孩子知道,你希望他們之間有良好的關係。

5.培養同理及討論情緒

    追求長期的幸福快樂,我們能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同理心。同理心是理解對方觀點、關心對方同時兼顧自己需求的能力,這種能力需要培養並練習。家長可以從指導孩子們理解對方開始,讓他們明白即使是兄弟姊妹,個人的喜好也不會完全一樣,而這種差異應該被尊重。

6.聚焦樂趣

    兄弟姊妹相處,衝突當然不可避免。請盡量提升家人相處的品質,讓這些時光美好而愉快,並在這些快樂時光的基礎上,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

                                               擷取自:親子天下曾多聞

夏季小孩容易長痱子 醫師:忌用痱子粉和偏方

 

     夏天炎熱,頻繁流汗的結果就容易長痱子,兒科醫師發現長痱子的患者從端午節後增加約2成。醫師提醒,家長不要使用偏方或痱子粉,以免讓症狀更嚴重,只要讓孩子穿純棉、寬鬆衣物,減少汗水停留皮膚時間,室內保持涼爽,就能減少長痱子的機率。

 

    炎炎夏日,小孩子經常汗流浹背,長痱子機率大增,兒科醫師發現,長痱子的患者從端午節後增加約2成,兒科開業醫生歐淑娟表示,痱子的成因是因為皮膚悶住、汗液浸漬表皮角質層,讓汗腺出口堵塞,形成小丘疹,可能癢也可能不癢。

※小孩的新陳代謝高,容易流汗,是好發族群,尤其3歲以下表達不自如,不會喊熱的孩子更好發。

 

    要治療痱子首先得保持透氣、通風,平常可以讓孩子穿寬鬆純棉衣物,室內保持涼爽,避開正中午的戶外活動,有些媽媽會給孩子穿吸濕排汗衣,但是機能性布料品質良莠不齊,如果是敏感肌或異位性皮膚炎體質,最好的選擇就是純棉布料,不建議穿機能性衣物,此外,有流汗要盡快沖澡,降低汗水停留在皮膚的時間,才能避免繼續長痱子。

 

●痱子粉、偏方都禁用
    長痱子很多人會想到用痱子粉紓解症狀,但是醫師並不建議使用痱子粉。歐淑娟說,即使標榜純天然成分的痱子粉,還是不建議使用,因為痱子粉容易塞住毛孔,對治療或預防痱子都沒有幫助,二來使用痱子粉時粉末飛揚,可能造成吸入風險,擔心有未知的毒性可能影響孩子肺部發育,「痱子粉是另類的pm2.5,所以不建議使用」,歐淑娟醫師說,開業中醫師張家蓓也補充,使用痱子粉可能因為阻塞毛孔造成毛囊炎。
    而網路上流傳泡澡加鹽巴、用鹽巴水擦拭痱子、用鹽巴搓痱子或用綠茶水擦痱子等,歐淑娟說,這些偏方未經實證證明有效,尤其皮膚敏感者更不建議使用,以免皮膚受損。歐淑娟強調,小孩皮膚薄,對不好的物質吸收率高、風險更大,任何偏方都不要輕易嘗試,「偏方用在小孩身上就好像在小孩身上做化學實驗,絕對要不得!」
在治療上,輕微的痱子可以使用氧化鋅藥膏,達到收斂止癢效果,一般擦5至7天即可痊癒,如果症狀很癢,可以搭配口服藥,值得注意的是,2歲以下孩童都不建議使用含薄荷或薄荷醇的止癢產品,以免影響神經發育。

    歐淑娟提醒,痱子若嚴重發作,容易合併黴菌感染,會有顏色跟質地的變化,這時候需要搭配口服及外用抗黴菌藥物,療程需2~4週,一定要完成療程治療,不然很容易復發,衣物也建議另外清洗,並使用稀釋漂白水消毒。

 

●中醫看痱子為體熱造成 少吃熱性食物
    開業中醫師張家蓓表示,痱子跟飲食和天氣有關,是體熱造成,可以分兩種,一種是脾胃熱,一種是肺熱。

    脾胃熱的患者多為吃熱性食物,如龍眼、荔枝、榴槤等造成,飲食上應減少熱性食物和甜食、含糖飲料攝取,可以喝白蘿蔔湯,一天至少吃五種深綠色蔬菜,同時補充水分,尤其運動前就要先喝水,運動完也要再補水,才不會因流汗太快身體缺水而上火。
    肺熱的痱子患者則是因為天熱,排汗系統不好引起,只能靠吃藥改善病情,有的患者痱子還會伴隨分泌物,屬於肺熱夾雜濕,可以吃薏仁來改善,不過薏仁屬於食物,所以要每天吃、長久吃,吃多少都可以,至少2個月以上才看得到效果。

                                                                                                                                                       擷取自:徐英豪 (親子天下)

寶寶副食品怎麼吃?新手父母5大疑惑解答

最近網路上一部關於寶寶吃副食品的影片主張,大人吃的天然食物、寶寶都可以跟著吃一口,重點是少量多樣化,並指出四到六個月的寶寶可以直接吃大人的食物,爸媽不需再忙於準備食物泥,這樣的觀念正確嗎?

家長們質疑調味料的成分是否安全、擔心口味是否太重,一些媽媽則提問自家孩子「吃」的問題,如寶寶挑食怎麼辦?寶寶為什麼總是邊吃邊玩?

寶寶副食品怎麼吃,顯然是父母最掛心的事情之一。親子天下訪問具有食品營養、兒童發展與親子互動學歷專長,並推動飲食教養的親職教育工作者王嘉璐,解答寶寶副食品常見問題。

採訪整理如下:

Q1:為什麼有時寶寶吃一吃不吃了,但開始舔湯匙、玩餐具?
A1:寶寶不是吃到飽,而是吃到不餓就不吃。

「吃飯」對寶寶來說只是本能,要維持生命而已。孩子不是「吃到飽」才不吃,而是「吃到不餓」就不吃。當孩子不會餓到不舒服,他就不想把時間花在吃飯上,而想去玩、做其他事。
當孩子不餓,但父母仍繼續餵食時,孩子變成是吃到飽,這時他可能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吃」。長期將孩子餵太飽,會破壞他的飽食中樞,孩子的身體會慢慢放棄他原來的感覺。吃飽不只靠胃撐,還有許多因素會告訴大腦,可能是血糖、血液裡脂肪的濃度、咬的次數等,都會傳遞訊息到大腦,表達「夠了、不要吃了」的訊息。如果食物來、小孩就吃,生物本能被破壞,很可能會導致吃過量或吃不夠。
Q2:為什麼我餵孩子吃東西,他卻一直吐出來?
A2:寶寶吐出食物不一定是不想吃,而是舌頭還在練習。

寶寶吞嚥時,像是喝牛奶、吸奶嘴,舌頭只要前後移動。但進入到咀嚼階段,食物進到嘴巴、要吞入時,舌頭需要在嘴巴裡攪拌,把食物往後送,舌頭的運動便不再只有原先的前後動。有段時間寶寶的舌頭只會前後動,爸媽餵的食物便會一直被頂出來。因此,當寶寶一直把食物吐出來時,爸媽不需氣餒,孩子不一定是不喜歡食物,而是舌頭還在練習。
Q3:寶寶吃東西好慢,我是不是應該把食物再剪小一點?

A3:不是把食物剪小,而是維持原樣讓孩子繼續練習。

發展理論上有個「鷹架理論」,鷹架要比房子高一點,房子才蓋上去,給寶寶吃東西的道理也類似。給寶寶吃的東西要稍微超過他的能力一些,他才會有想進步的動力。若是一直給寶寶符合他能力的食物,他可能會覺得「我現在這樣就好好的,為什麼要多咬兩下?」這次將食物剪這個大小,寶寶吃很慢,那就維持這樣,不必再剪小。若是退回去,孩子就不會進步。維持同樣難度讓寶寶練習,等他能力到了,再繼續往前調整。

Q4:最近開始讓寶寶與大人共餐,有什麼應該注意的事?

A4:不過度關注寶寶的進食狀況,而是讓他有對象可以模仿。

寶寶與大人共餐時,爸媽吃一口,孩子也會學著吃一口,所以寶寶吃東西時,不需要大家都盯著他看,因為他要學大人怎麼做。若父母都盯著寶寶看,他就沒得學,而且會懷疑「你一直盯著我,我這樣做到底對不對?」;父母餵寶寶吃東西的態度也會影響他對食物的喜好。當父母笑著餵食,寶寶會喜歡這個東西,喜歡這個人,因為我餓了,你餵我吃,你是好人!而且你表情微笑,表示這個食物是好的。很多研究指出父母笑著餵孩子,下次孩子再吃這個東西時,會覺得這個食物是好吃的。反之若父母面無表情的餵寶寶吃東西,下次再餵同樣食物時,寶寶可能就不想吃了。

Q5:無鹽、油、糖的食物沒味道,大人都不喜歡,寶寶會想吃嗎?

A5:不以大人的口感為準,而是避免讓寶寶習慣重口味。

有些大人自己的飲食狀況就不太健康,像是吃太多鹽,因此大人的口味並非是標準答案。食物本身有自己的味道,可能是鮮味、或其他味道,跟鹽沒關係,因此並非給孩子吃沒有味道的東西,而是無鹽味,讓寶寶嚐到食物真實的味道。若寶寶習慣較重的口味,下次吃到這樣的口感,他會覺得「剛剛好」,還想再刺激些。孩子兩歲會開始排斥那些他認為該鹹卻味道不夠的東西,以前他吃這個東西是鹹的,這次你不加鹽,他覺得味道不對就不想吃,飲食習慣養成,等他長大,口味就會越來越重。

 

雖說副食品口味不要太重,但每個家庭口味都不同,建議爸媽可以炒完菜,先把寶寶那份拿出來剪、另外處理,其他再繼續調味成大人吃的口感,如此也不用再特製一份寶寶食物。準備副食品,建議以父母自己不辛苦為主。父母不覺得麻煩,便不會對小孩有過多要求,像是認為「我那麼辛苦做、孩子一定要吃光光!」

                                                                                                                                                      擷取自:許家齊 (親子天下)

 

除了米餅,營養師建議寶寶點心的新選擇

 

消基會抽檢市售嬰幼兒副食品,發現有4款米餅重金屬鎘含量竟然超標!米餅是寶寶常吃的點心,除了米餅之外,還有哪些點心適合寶寶呢?本文請到專業營養師,給予家長嬰幼兒點心的建議。

 

    

消基會檢驗嬰幼兒副食品米餅、米精、麥精等,結果發現重金屬鎘含量超標,引起家長熱烈討論,好奇有哪些點心適合給寶寶吃,又該如何選擇市售產品。

    馬偕紀念醫院營養師王櫻芳表示,寶寶食物選擇儘量以原型食物為主,可以再從食物本身去做變化,若是1歲以下的寶寶可以嘗試蘋果汁、地瓜泥等;1歲以上的小孩牙齒發育較完整,就可以直接吃水果,或是在優格裡加一些水果,也可以添加更多食物的風味。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小嬰兒開始吃米餅的時機,落在開始練習吃副食品之後,等到手指的抓握、咀嚼能力都開始展現,大概是9~10個月大左右,可以練習抓著食物送進嘴巴,這時所謂的「手指食物」(finger food)就是很好的點心。

 

 

   如果要在家自製米餅,其實是滿困難的製程,「育兒生活已經夠累了,家長不用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

 

    爸媽可以從常見的原型食物著手,在烹調上煮久一點、爛一點,調味淡一點,都是很好的點心,家長選擇點心食材時,以寶寶好拿、好送進口中,以及給孩子吃完之後方便收拾,製作上不麻煩,食物放一下不容易出水、變味的食材,對家長的負擔小、寶寶一樣能吃得美味健康。針對10個月以上的寶寶,以下提供一些輕鬆快速的點心作法:

1.香烤吐司
   把土司去邊之後,留下軟的部分,切成條狀進烤箱稍微烤一下,就可以讓小寶寶拿著吃,提醒烤吐司成形即可,不要烤太久,太乾寶寶容易噎到。

 

2.水煮蔬菜、根莖類
   冷凍綠花椰菜、玉米筍,都可以清燙煮軟一點,讓寶寶拿著吃,但注意玉米筍稍硬,寶寶咬下來吞嚥要注意是否噎到,玉米筍也可以等孩子大一點、約1歲之後再給。

 

    蘆筍是很好的蔬菜,不過蘆筍纖維比較粗,寶寶通常只能咬爛,咬不下來也吞不進去,類似磨牙手指食物的概念,對寶寶的咀嚼能力是不錯的練習。

 

   根莖類的南瓜、地瓜或馬鈴薯都可以切條、切片或切塊後蒸熟,多些形狀的變化,對寶寶抓握能力有很好的幫助。

 

※稍微注意軟硬度的拿捏,太軟寶寶一握就捏爛、太硬容易噎到,家長給孩子之前自己先嘗一下軟硬度。

 

3.水果
   蘋果、水梨或芭樂可以切片、切條,香蕉應該是育兒界超方便的水果,剝皮就可以給寶寶吃。

 

4.清燙螺旋義大利麵
   將螺旋義大利麵煮軟一點,撈起後拌一點橄欖油放涼,分成數份放冰箱。

夏天從冰箱拿出回溫可以吃涼的、冬天只要泡一下熱水瀝乾即可,這道點心帶出門也很方便,適合當米餅的替代品。

 

   一次可以煮大約3次點心的份量,分裝後放在冰箱,不管是在家吃或帶出門都很方便,螺旋形狀對寶寶很有吸引力,孩子都很愛。

此外,若是要買市售的寶寶食品,在挑選上也建議選擇營養成分單純的產品。

 

※衛福部有要求食品廠商都要在包裝上清楚標示內容物成分,建議家長在選購時可以認清標示,「營養成分愈單純愈好」。

 

   家長在選擇市售米餅或其他加工點心時,可以多留意添加物多寡,除了產品有標章之外,工廠是否有通過認證等,多方觀察,如果要給寶寶加工點心,可以更換不同產品、不同品牌和製造商,分散風險。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

                                                                                                                                                           作者:李佩璇、張益勤

               孩子常常說話不算話,明明上一秒才答應變乖,下一秒就拋諸腦後?為什麼孩子出口的承諾自己做不到,還怪大人限制他們太多?爸媽應該如何陪伴孩子走過這段學習承諾的歷程,心理師提供7原則給爸媽。

    孩子反悔常令人氣結,當初一副信誓旦旦要變乖,沒多久就全盤推翻,還怪你限制他太多。

特別是那些渴望大人認同的孩子,被大人稱讚或心情好時,都有遠大的目標。認為自己一定做得到,認為從今以後自己會表現很好,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但誘惑來的時候又把持不住,只想要大人立刻滿足他,給他手機、給他錢,什麼目標、成長,此刻他都拋在腦後。

如果孩子常上演這種戲碼,變成是大人要開始認清:孩子目前就是需要走這段歷程,或許別的孩子已經能遵守承諾、照著計劃走,但這個孩子就是沒辦法做到,才會反反覆覆。對他生氣、失望也沒用,我們得陪他熬過這段路,他才會成長。

因為孩子出口的承諾,如果沒有做到的一天,他將永遠學不會承諾的意義是什麼,並且落入盧大人、責怪大人的循環裡。

 

我們的重點要放在:孩子能否越來越認識自己的能力?對自己和外在環境能一點一滴增進合理的信心?反反覆覆的過程,是讓孩子逐漸認清自己能忍受多少挫折、能延宕滿足多久,漸漸地能訂出自己做得到的目標(孩子也想做得到,只是耐力太短)

過往大人的否定、失望、謾罵,孩子從中學習到的不是理性,反而是耍賴和偏激。為了不讓大人再次白挨過程裡的折騰,保持穩定、平靜、肯定的態度會是產生改變的關鍵(孩子可以時常反悔,代表大人盧一盧就可能退讓。可參考《如何搞定「盧不停」的小孩?成為比他內心還篤定的大人》一文)。

孩子每次的忍不住、棄守,都在告訴自己的能力邊界在哪。所以,不要讓孩子太快放棄,也不要不給孩子修正約定的機會。

很快就允許孩子反悔,他的「能力紀錄」就只會停在低階(例如:撐三天不賴床就放棄,紀錄就停留在三天。孩子下次又想放棄時就會想起自己只有這般能耐,內在就會認定自己永遠做不到而不願再多堅持一點。

 

以下是讓孩子減少反悔、學習承諾的原則:

1.軟硬兼施,讓他再撐一下

倘若我們軟(口頭鼓勵)硬(拒絕立即滿足他的需求)兼施,讓他多撐一兩天才放棄,他的「能力紀錄」就可以往上推升。下次鼓勵他繼續堅持,就更有所本,而且延宕滿足的能力也會增進。

切勿對此物質鼓勵,此舉等於你又另外開了別的「戰場」讓他盧你、讓他模糊原本的承諾。本來目標就是孩子自己訂的,物質獎勵反而損害了孩子對自己承諾的自信,孩子會把撐下去歸因於有東西拿,而不是認為自己能做到,之後沒有獎勵就會不想再撐。

 

2.即使只多撐一天,也給予肯定

肯定他的努力和決心:「雖然很辛苦,你還是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做到了,你很棒!」。不要說:「你明明就做得到嘛」、「才做到幾天而已」,孩子會滴咕:「還不是你逼的」。類似的語帶嘲諷,反而讓他忽略了這次自己有下努力。

3.再撐多久,要看孩子的能力和狀況

年紀小的或定性很糟的,多撐兩天就好,定性好一點的可以再撐一星期,一旦孩子看起來真的要大抓狂了,就不用再撐。我們的目的不是要搞到他崩潰,因為孩子放棄的那一刻,親子的氣氛如果太糟糕,未來恐怕是會更加逃避。

4.反悔之後,要和他討論修正約定

孩子選擇反悔,當下目光可能專注在他想滿足的事物上(例如:存不了幾天錢就想買零食),心情還在焦躁不爽(因為剛剛正跟你盧他想反悔)。除了給予上述提到的肯定,還要等他先滿足部分需求後,心情才會恢復到平靜,注意力也才能回到理性討論上。

接下來,我們再跟他討論他想怎麼修正原本的約定,以及這次的經驗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需求可以怎麼被安排進來(例如:幾天可以花多少錢在零食上,剩下的存起來,而不是一開始雄心壯志要全部儲蓄)。目的是讓孩子有更高的機率達成自己訂下的約定,行為還能一次比一次更進步。

5.大人要在孩子做約定時給予協助

約定沒有執行到最後,意味著目標需要被修正。沒有討論,大人就直接沿用舊目標重來一遍,孩子會沒機會認識到自己的能力並學習規劃自己的需求。而目標訂得太高或太低都不好,大人可以協助從旁評估,拋出一些建議,刺激孩子思考,但不強迫孩子一定要接受。理想的目標修正,先從大人肯定孩子上次做到的部分(撐了三天)為基礎,再加上一些新的期待(「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撐過五天」)。

6.覺察自己的情緒是否跟牴觸信念有關

如果我們對孩子的反悔作為,有很大的情緒反應,我們要先覺察這是不是牴觸了自己根本的信念框架。像是:不能接受「不守信」、「說話不算話」、「說謊」、「半途而廢」、「不夠努力」。如果我們對孩子的反悔做了這些詮釋解讀,我們很可能就做不好穩定陪伴的角色。孩子的情緒就會跟大人一起擺盪攪和,關係更為決裂,遑論能共同成長了。

7.至少出於部分自願,才算承諾

孩子的承諾是否出於部分自願?如果是大人單方面強迫孩子承諾,而沒有考量一點他的意見和需求,孩子只是迫於權威不能對你說「不」,自然就談不上他內心真的有對你承諾。不如,直接以規範訂之,不必再執著於孩子是否「反悔」,反而可以減少自己教養上的複雜情緒。

承諾的意願,來自於對自己有所期待。承諾的實踐,來自於誠實地認識自己。當孩子能穩定地信任自己,諾言自然就沒有時時反悔的必要了。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

                                                                                                                                                                     作者: 林維信(諮商心理師)

寶貝愛吸手指,該阻止嗎?


幫孩子戒掉吃手手的家長指南
本文重點摘要
1.手指好好吃?孩子在不同時期吸手指代表不同意義
2.觀察孩子吸手指的原因,找到幫孩子戒掉壞習慣的方法
3.可以在孩子手上塗辣椒、戴手套加快改善這壞習慣的速度嗎?

「他還是小baby時,看著他吸拇指安心睡著,整晚都是個美夢!但現在都這麼大了,還在吸手指,怎麼辦?」

過去的美夢逐漸變成惡夢,您的孩子也對自己的手指愛不釋「口」嗎?

手指好好吃?孩子在不同時期吸手指代表不同意義
胎兒在媽媽肚裡,懷孕29週時就會開始吸手指。剛出生的原始反射, 讓嬰兒反射性搜尋媽媽的奶頭或奶嘴,而能夠吸吮,這是生存的本能。
0~2歲為發展階段的口腔期,寶寶會藉由將東西放入嘴裡,來認識自己的身體和世界,在吸吮的過程中更可以讓寶寶感到安心、滿足。吸吮手指是孩子認識自己及學習調節情緒的第一步。

隨著四肢發展進步,多數的孩子能藉由更多的方式探索環境,因此在2~4歲之間會自然地減少吸手指的行為,若四歲之後孩子對吸手指的需求仍大,可能會影響未來臉部骨骼、齒列的發展,一般還是會建議在恆齒生長之前 (一般是五歲)戒掉吸手指的習慣;長期吸手指會出現泡疹甚至關節變形,且長時間將手指放在嘴中,孩子即使嘴巴合起,舌頭也會前伸( Tongue thrust ),而影響咀嚼吞嚥及語言溝通表達的清晰度。

觀察孩子吸手指的原因,找到幫孩子戒掉壞習慣的方法
超過口腔期的年紀是不是就不該再吸手指了?
口腔期孩子若未被滿足,會在未來補吃回來,其實不一定,通常孩子在四歲以前未完全戒掉吸手指的習慣都是在可接受的範圍。
突然的禁止,易導致口腔期未被滿足,未來可能會出現口腔感覺尋求的表現,反而以其他的方式來滿足口慾。

孩子為滿足口慾而吸手指,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
嬰兒時期建議餵奶的速度不要急,吸吮的時間由寶寶決定;奶瓶的開口不要太大,讓寶寶有足夠的吸吮時間,才能夠滿足他口腔期的慾望。
2~3歲建議可以用吸管吸較濃稠且安全的食物,如:奶昔、布丁,或是讓他咀嚼較硬的食物,如:切塊的芭樂、蘋果、魷魚絲,滿足孩子的感覺需求。
給予孩子臉部按摩,在牙齦處給予深壓覺,也是提供口腔感覺的好方法!
此外,當情緒感到緊張、焦慮、害怕、有壓力時,孩子也會想要吸手指。
這就像前陣子流行「嚇到吃手手」這句話,當孩子們感到緊張、焦慮、害怕甚至很累時,為了讓自己冷靜點、舒服點,便會藉由吸手指來得到慰藉。

孩子因為情緒焦慮而吸手指,爸爸、媽媽這樣做:
觀察孩子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容易感到情緒緊繃、壓力,會開始吸手指。同理孩子的情緒,並且可藉由圖畫故事陪伴孩子調節情緒、解決困難。
教導孩子適當的情緒宣洩方式。可以和孩子一同討論趕走「情緒怪獸」的方法,如:抱緊絨毛娃娃、畫畫、捏捏黏土等方式來調節情緒。
有些孩子覺得好無聊,會吸吸手指打發時間,確實不一定每位孩子都是因為情緒因素而吸手指,只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無聊吸手指的這個習慣,缺少手部精細動作的操作,也會影響之後書寫功能的發展。

孩子無意識習慣吸手指,爸爸、媽媽這樣做:
多陪伴孩子玩需要動手操作的遊戲,如:捏黏土、指偶遊戲等各式遊戲。當他們全心投入在活動裡,自然不會再將手放進口中。隨著遊戲經驗的增加,孩子也不會容易覺得無聊。
鼓勵孩子一起做家事。
除了讓孩子的手指忙碌,也能夠讓孩子有勝任感,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不會再像寶寶一樣吸手指了。」
牽著孩子的手一起睡覺,協助孩子改善吸手指入眠的習慣。


可以在孩子手上塗辣椒、戴手套加快改善這壞習慣的速度嗎?
多數孩子會將吃到不喜歡的東西、手被限制等結果認為是一種「處罰」,這樣反而容易造成他們心中的壓力,更加劇吸手指的狀況!因此我們只建議年紀較大,心智發展較成熟的孩子參考這方法。4歲之後的孩子常常會避免在公共場合,而是找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吸手指,表示他們了解這是一個不好的習慣。這些孩子接受提醒而改進的效果會更好!因為他們清楚知道這是協助自己改掉壞習慣的方法,是一種「提醒」而非「處罰」。

上述提到的原因可能同時出現,需顧及孩子的心理需求又擔心未來發展上的影響,確實讓家長很兩難,但放下了過度的擔心,不要反而造成孩子的壓力是最重要的!建議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陪伴孩子。
成人改變一個習慣需要花21天,更何況對象是一位孩子,多給他們一些時間與鼓勵,絕對能幫助他們變得更好!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
作者:白欣平 職能治療師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最後頁
新竹市北區居家托育服務中心 電話:(03)-5355006 傳真:03-5355022  地址:新竹市武陵路250巷11號
服務時間:上午8:00-17:00 <中午12:00-13:00休息> 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新竹市政府社會處